
新興航運受益大船運價上漲三季度扭虧為盈
臺灣新興航運今年第三季度成功轉虧為盈,營收新臺幣10.59億元(約合人民幣2.44億元),獲利為新臺幣0.61億元(約合人民幣1400萬元)。
今年前三季度,新興航運營收新臺幣27.72億元(約合人民幣6.39億元),虧損新臺幣2.61億元(約合人民幣0.60億元)。雖然第四季度散運市場旺季表現不如預期,但由于新興航運擁有的VLCC與好望角型散貨船運價都維持在較高水平,因此分析師預計新興航運全年有機會扭虧為盈。
在9月4日創下2518點的高峰后,BDI指數開始震蕩下跌,新興航運表示,導致BDI指數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南美谷物運輸旺季已過,原本應有美國谷物接替登場,但中美原計劃在智利召開的APEC會議期間簽署金屬谷物采購等協議、卻因智利發生暴動而被迫取消;加上印尼10月底突然宣布立即停止所有鎳礦出口,數十艘散貨船突然失去貨載,不得不重新回到租船市場。
隨著BDI指數跌至不足1500點,現貨市場大多數船舶運價均處于成本價以下,但好望角型散貨船運價還維持在獲利水平之上。而新興航運旗下的17艘船中,有10艘為好望角型散貨船,11月15日好望角型散貨船平均運價為20970美元,較成本價高出5970美元。
除了散貨船之外,新興航運船隊中還有3艘VLCC。自今年9月14日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之后,VLCC運價開始上漲;9月25日美國以違法運送伊朗原油為由,制裁中遠海運集團子公司在內的6家中國企業,市場運力供給瞬間緊縮,運價一度飆漲至20.4萬美元。截止11月15日,VLCC運價依然維持在6萬美元左右的水平,是成本價2.5萬美元的2.4倍。
同時,新興航運還有2艘Kamsarmax型節能散貨船以及2艘超靈便型散貨船,這兩型船目前市場運價略低于成本。不過,如果新興航運擁有之前運價較高時敲定的合同,仍有機會從中獲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