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士基集團二季度業績穩健但全年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8月19日,A.P. 穆勒 - 馬士基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通過靈活的運力部署、多項節約成本措施并及時適應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在2020年第二季度,A.P. 穆勒 - 馬士基各項業務盈利能力得以提升。盡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危機致使全球貨量急劇下降,但公司營業利潤仍實現了增長。
A.P. 穆勒-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施索仁(Søren Skou)先生表示:“正如此前預期,新冠疫情對第二季度業務產生實質性影響。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仍然是保障員工的健康與福祉,通過保持公司全球船舶航線網絡、港口、倉庫和內陸運輸如常運轉為客戶提供服務,并為我們業務所在地及社會抗擊疫情做出貢獻。”
施索仁說:“盡管經歷巨大挑戰,我很欣慰看到公司能夠提升利潤和自由現金流。因為所有業務都實行嚴格成本控制,以及較低的燃油價格、海運運費增長,加之物流與服務業務盈利能力提高,公司營業利潤(operating earnings)增長25%,這是連續第八個季度實現同比增長。憑借穩健的業績表現和強健的資產負債表,我們能度過危機并在財務和戰略上更加強大。”
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增長至17億美元,略高于6月發布的第二季度EBITDA15億美元的業績預期。EBITDA利潤率從去年同期14.1%增長至18.9%。
受到海運業務(Ocean)貨量下降16%及門戶碼頭貨量下降14%影響,營收(Revenue)下降6.5%至90億美元。全球航線網絡靈活的運力部署及由此帶來的成本效應、較低的燃油價格和海運運費增長部分抵消了海運業務貨量下降造成的影響。
受益于實行嚴格的成本控制措施、空運業務表現良好及倉儲配送公司Performance Team的整合,物流與服務業務(Logistics & Services)利潤得以提升。碼頭及拖輪業務(Terminals&Towage)通過成本控制舉措,雖然貨量下滑,但表現出良好的韌性。
公司持續關注提升盈利能力,投資資本現金回報率(CROIC)過去十二個月從8.9%上升至12.5%,稅后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過去十二個月從1.4%增長至4.7%。
計息債務凈額從2019年底的117億美元降至116億美元。自由現金流為15億美元,使公司能在2020年上半年進行股權回購、股票分紅及收購活動。
公司將繼續執行嚴格的資本紀律并嚴控成本,所有業務均繼續實行成本及結構措施,以減輕新冠疫情對業務造成的負面影響,并為下一階段公司轉型提供資金支持。
2020前景展望
因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這對全球集裝箱運輸和物流需求產生實質影響,不確定性增大,馬士基已于3月20日宣布暫停對全年業績預期EBITDA的判斷。
目前,A.P. 穆勒 - 馬士基預計,在計算重組和整合成本前,2020年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約為60-70億美元,盡管新冠疫情發展對業績表現產生巨大不確定性。
全球集裝箱需求增長在2020年仍會呈收窄態勢,第三季度貨量會逐漸恢復,但預計整體仍處于單位數中位收窄。預計海運業務的有機增長將與平均市場增長水平持平或略低。
由于第二階段國家封鎖尚未考慮在內的新冠疫情影響、燃油價格、運價及其他外部因素,A.P. 穆勒-馬士基2020年全年業績充滿不確定性。
2020-2021累計的總資本支出(CAPEX)預計仍為30億至40億美元,并會逐步采取減少2020年CAPEX的措施,同時維持2020-2021高現金轉化率(經營現金流與EBITDA相比)的預期。
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表現:
上表分別是:海運板塊/物流及服務板塊/碼頭及拖輪板塊/制造及其他板塊/未運營及正在剝離業務/馬士基持續運營業務
2020年業績影響因素:
根據預期收益水平和其他相同的條件,以下關鍵因素將對A.P. 穆勒-馬士基2020年全年業績表現產生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