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賠償2億美元?被扣的“長賜”輪“脫困”有望
從最初的9.16億美元賠償到最終2億美元的結果,“長賜輪”船東方與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就索賠已經基本達成一致。在被扣三個月后,“長賜輪”終于有望駛離蘇伊士運河。
6月23日,“長賜輪”船東正榮汽船及其保險公司的代理律師——海事法律咨詢公司Stann Marine宣布,已經與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就賠償糾紛達成了原則性的協議,“我們正在與管理局合作以盡快敲定簽署和解協議,一旦手續處理完畢,將安排放行船舶”。Stann Marine并未公布和解條款的具體細節。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主席Osama Rabie在23日晚上埃及當地媒體采訪中表示,“我們達成了最終解決方案,我們同意以和平的方式而不是通過法院解決這個問題。該協議正在起草中,并將接受審查。”
Rabie還表示,運河管理局方面認為達成的協議“令人滿意”,并補充稱,雙方已簽署了一份保密協議,因此在一切最終敲定并簽署之前,賠償金額不會公開。
另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透露,23日宣布的初步協議要求賠償約2億美元。不過,該船承租人、技術經理方以及船東均拒絕對此置評。
此前,“長賜輪”保險公司聯合王國保賠協會(UK P&I Club)曾在6月20日發布公告稱,在超過15天的時間里,聯合王國保賠協會與“長賜輪”的其他保險公司一起,與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指派的委員會就“長賜輪”擱淺事件進行了長時間的、艱難但積極的工作會議,在談判過程中已經提交了一份新提案,“相信這份提案滿足了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的所有要求”。
外媒估計,“長賜輪”方面提交的新報價應該高于正榮汽船最初提出的1.5億美元賠償,低于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第一次降低索賠要求時提出的6億美元金額。專家認為,移走“長賜輪”的成本大約接近2億美元。
“長賜輪”于3月23日在蘇伊士運河擱淺,卡住航道長達6天時間。自3月29日脫困之后,“長賜輪”與船上貨物還有25名印度籍船員一直停泊在蘇伊士運河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水域的錨地。4月13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宣布對“長賜”輪及其船上貨物實行“預防性扣押”,直到船東支付9.16億美元的賠償。
“長賜輪”的危機似乎并沒有影響到蘇伊士運河的收入。根據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局長Osama Rabie的說法,4月運河利潤同比有所增加,5月船舶流量增加了6.9%,運載量達到1.06億噸,這些促進了運河收入的增加。
外媒指出,這些指標可能是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接受友好解決方案的動力,特別是因為它沒有受到危機后停航的實質性影響,而且蘇伊士運河管理局還因船舶擱淺大約一周后使其重新浮起而享譽全球。
由于遲遲無法達成一致,Rabie在5月23日表示,將索賠金額進一步降低至5.5億美元,這一金額包括“長賜”輪擱淺6天期間的救援費用,以及運河封鎖造成的收入損失。
Rabie解釋稱,管理局最初估計長賜”輪運輸的貨物總成本超過30億美元,因此要求9.16億美元的賠償金。隨后,船東估計船上裝載的貨物成本約為7.75億美元,管理局對此表示認可,并將索賠金額降至5.5億美元。
Rabie還稱,船東正榮汽船只要支付2億美元的押金并提交一家埃及銀行的擔保書,保證剩余賠償金將在今后支付,就可以確保“長賜”輪重新起航。
隨著賠償協議的最終簽訂,被扣已經整整3個月的“長賜“輪再次啟航終于進入倒計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