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賜”輪成網紅景點?鹿特丹港抓住商機賣票看船
蘇伊士運河“堵船”事件的主角“長賜”輪(Ever Given)如今搖身一變成為觀光景點,荷蘭鹿特丹港發現商機,決定賣票組織游客登船觀看靠港卸貨的這艘“網紅”船。
據悉,“長賜”輪于7月29日抵達鹿特丹港的一個集裝箱碼頭,結束了近四個月的海上航程。當天,鹿特丹港就在其推特賬號發文詢問“你想親眼看到‘長賜輪’嗎?”。
在“長賜”輪卸貨的幾天里,鹿特丹港開始趁機出售觀賞“長賜”輪的渡船船票,票價為10.95歐元(約合人民幣84.07元),整個航程約90分鐘時間,售票一直持續到8月1日。
不過,游客不能登上“長賜”輪甲板。根據“長賜”輪船舶管理公司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BSM)的說法,處出于安全和疫情考慮,只有必要的人員能獲準上船。
今年3月,“長賜”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卡住航道長達6天時間,成為全球焦點。自3月29日脫困后,“長賜”輪長期被扣押在埃及,等待船東正榮汽船和保險公司與埃及方面就責任和賠償問題達成協議。經歷了三個多月的談判,各方終于達成一致,“長賜輪”于7月7日起航離開埃及前往歐洲。
租船方長榮汽船此前曾表示,按照美國船級社(ABS)出具的適航證明要求,該船必須以較低的安全速度航行,且只能?亢商m鹿特丹和英國費利克斯托兩個港口。按照長榮海運的規劃,在鹿特丹港卸貨完畢后,“長賜輪”將?坑M利克斯托,卸載當地進口集裝箱。之后,“長賜輪”還需要入塢維修,才能重新投入運營。
截至目前,“長賜輪”擱淺事故仍未公布任何報告,外界依然不知道擱淺的確切原因,曾報道過的可能原因包括強風、航速、人為判斷失誤以及蘇伊士運河獨特的流體力學等等。有關方面也沒有透露具體的賠償金額,知情人士稱,初步商定的賠償金額大約2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