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1月航行完成!Novatek考慮提早開啟北海航線
隨著首艘破冰型LNG船首次在1月份完成北海航線東段航行,俄羅斯向北海航線船舶實現全年運輸邁出了重要一步。
1月16日,“Christophe de Margerie”號破冰LNG船在厚厚的海冰中穿行了十多天,終于穿過了楚科奇海,進入了白令海峽。這艘船1月5日從薩貝塔出發的,目的地是中國的大連港。從亞馬爾的薩貝塔液化天然氣基站到白令海峽的航程總共花了10天21小時,平均速度為9.5節,不需要外部破冰援助。這種航行從來沒有在一年的這個時候進行過。
俄羅斯交通部長Vitaly Savelev稱:“對于北海航線的航運發展來說,這是歷史性的一天。”他認為,這次航行表明,該航線的航運每年可以延長1-2個月,這是“該航線向全年商業運輸邁出的一步”。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Novatek和運營北海航線的俄羅斯原子能公司Rosatom計劃在2月啟動北海航線東段航行,使用破冰船領航破冰型LNG船,這樣一來Novatek就能夠從亞洲LNG現貨價格暴漲中獲利。
據了解,北海航線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間的海上捷徑,西起摩爾曼斯克或阿爾漢格爾斯克,經北冰洋南部的巴倫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楚科奇海至太平洋白令海西北岸的普羅維杰尼亞。
通常而言,北海航線東段通航從每年5月下旬開始,到同年12月結束。Novatek及其航運合作伙伴使用15艘專業的Arc7破冰型LNG船運輸LNG,在一定的冰況條件下,這些破冰型LNG船可以獨立航行,但在嚴冬海冰最厚的時候仍然需要破冰船護航。出于這一原因,Novatek迄今只在夏季和秋季向亞洲出口LNG,最早在5月,最晚在12月。
不過,由于冬季異常寒冷的氣候以及巴拿馬運河持續擁堵,導致天然氣短缺,北亞LNG現貨價格在過去9個月中上漲了18倍。為了抓住這一機遇,Novatek已經沿北海航線向中國發出了無破冰船護航的兩批試航貨物,其中破冰型LNG船“Christophe de Margerie”號于1月5日從亞馬爾半島的薩貝塔港出發,“Nikolay Yevgenov”號在1月6日出發。
“Christophe de Margerie”號
目前,“Christophe de Margerie”號已經完成1月的首次航行。船東Sovcomflot表示,該船在1月16日抵達作為歐亞大陸最東端的杰日尼奧夫角,在商業航線框架內沿北海航線東段將Yamal LNG項目的LNG輸送到亞太地區,這是首次在一月份沿北海航線運輸俄羅斯LNG。
Sovcomflot指出,“Christophe de Margerie”號從鄂畢灣出口航行到杰日尼奧夫角耗時10天21個小時,行駛了2474海里(4500公里),航行結果證實,進入秋冬后的1-2個月期間可以通過北海航線東段方向運輸貨物,“這向在北海航線全線組織全年安全航行又邁進了一步”。
“Christophe de Margerie”號在沒有破冰船護航情況下獨立航行,平均航速為9.5節。Rosatom稱,該船使用Rosatom子公司Atomflot海上行動指揮部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由其向船舶提供關于北海航線冰況和航行狀況的信息。不過,這些LNG船在2月份通過北海航線返回俄羅斯時,將需要破冰船的支持,因此Rosatom計劃在北海航線東段啟動核動力破冰船的超早護航。
這些LNG船對俄羅斯雄心勃勃的北海航線計劃至關重要。俄羅斯方面預計,隨著北極冰層變薄,未來北海航線將可以與蘇伊士運河相媲美。去年北極和西伯利亞北部的部分地區又迎來了一段高溫期,一些地區氣溫比平均氣溫高6攝氏度以上。在氣候變暖的加成下,北海航線2020年貨運量達到了3298萬噸(其中過境貨物128萬噸),較2019年增加近150萬噸。按照俄羅斯政府的目標,到2024年北海航線貨運量將增加至8000萬噸,到2035年進一步提高到1.3億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