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禍得福?這座沉沒的平臺將獲巨額保險賠償
自升式鉆井平臺“NAGA 7”號的沉沒事故并未影響其船東Velesto Energy的業績預測,甚至巨額保險賠償還可能使Velesto Energy“因禍得福”。
5月6日,Velesto Energy發布更新公告稱,雖然董事會目前無法估計“NAGA 7”號沉沒一事對集團的整體財務影響,但考慮到該平臺得到了完全保險,事件影響將得到緩解。
根據公告,“NAGA 7”號已經終止運營,平臺上所有101名工作人員安全轉移至沙勞越美里,目前工作重點仍然在救援、疏散和打撈工作上。Velesto Energy的其他業務正在正常運營,包括另外6座鉆井平臺。
當地時間5月3日下午,“NAGA 7”號在沙撈越附近海域突發意外,由于支撐架彎曲,導致平臺傾斜并下沉,在5月4日上午完全沉入海中。事發當時,這座平臺正在為康菲石油公司服務,位于WL4-00區塊Salam-3油井,水深約90米。
在事故發生后,業內人士曾預測,Velesto Energy一直虧損,此次事故將導致其2023財年之前很難恢復盈利。大馬投資銀行研究(Maybank Investment Bank Research, MIBR)曾將Velesto Energy的2021財年至2023財年利潤預下調58%至144%。
不過,隨著“NAGA 7”號沉沒,銀河-聯昌證券(CGS-CIMB)反而將Velesto Energy的評級提高到“增持”,并將目標價從之前的0.17令吉提高至0.195令吉。
銀河-聯昌證券的分析師Raymond Yap稱,“NAGA 7”號沉沒可能是“不幸中的萬幸”,沉沒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因為該平臺保險索賠很可能會超過注銷的賬面凈值(NBV),估計為4億令吉(約合0.97億美元)。
他指出,“NAGA 7”號屬于保險范圍,保險價值與鉆井平臺的未償債務掛鉤,估計該平臺保險索賠的價值保守估計為3.5億令吉,但很可能會超過平臺賬面凈值。另一方面,賬面凈值是通過現金流量折現法的“使用價值”來計算,考慮到去年石油危機后鉆井平臺市場利用率下降,債務償還能力比率(DCR)的預期也隨之降低,“與其承受資產利用率不足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不如在短期內套現”。
此外,在報廢了“NAGA 7”號之后,Velesto Energy旗下鉆井平臺的總體利用率可能會有所提高,馬來西亞國油(Petronas)希望用鉆井工作來支持當地船東,這意味著“NAGA 7”號的工作會重新分配給其他鉆井平臺。同時,注銷“NAGA 7”號還可以降低Velesto Energy的折舊費用。
Raymond Yap預期,“NAGA 7”號報廢后,從5月開始Velesto Energy的船隊利用率可能會提高3到5個百分點,2021財年船隊利用率將達到60%至63%,2022財年為75%至80%。
不過,他也提醒稱,Velesto Energy必須承擔2000萬令吉的開支來打撈沉默的鉆井平臺,這部分支出可能無法從保險索賠中收回。
據了解,Velesto Energy的前身是UMW Oil & Gas Corporation Berhad,這是一家位于馬來西亞的跨國供應商,為上游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提供鉆探服務,旗下有7座全資擁有的優質自升式鉆井平臺(NAGA 2、NAGA 3、NAGA 4、NAGA 5、NAGA 6、NAGA 7和NAG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