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亞航運:創新模式打造海上“高速路”
2021-06-09 16:17:00
來源:中國航務周刊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海上高速-FAST”新模式,助力泛亞航運建設內貿航運生態圈。
伴隨著“新惠州”輪駛離天津港聯盟國際集裝箱碼頭,上海泛亞航運有限公司(下稱“泛亞航運”)、安通控股、信風海運攜手天津港共同打造的“海上高速-FAST”內貿海運新模式,正式開啟。
近年來,我國內貿集裝箱海運快速發展。特別是2020年以來,國內公路、鐵路運輸受限,集裝箱水路運輸優勢得以進一步顯現。
泛亞航運作為目前國內內貿市場份額領先、市場認可度較高的內貿船公司,在加入“海上高速-FAST”后,不僅能推動這一內貿海運新模式發展,同時也是其打造泛亞航運內貿航運生態圈的又一舉措。
創新引領內貿新速度
作為“海上高速-FAST”的始發港,天津港在我國內貿集裝箱航運市場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天津港集團副總裁許旭波就曾公開表示,天津港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內貿集裝箱樞紐港,內貿航線網絡已覆蓋全國各主要沿海港口,具有輻射海向、陸向“兩個扇面”的服務優勢。
顯而易見,本次所打造的“海上高速-FAST”內貿海運新模式,將充分發揮天津港作為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及南北運輸大通道的示范引領作用,力促京津冀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協同聯動,助力我國加快建設綜合性、多通道、立體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交通網絡,打造一條真正意義上貫通南北的海上“高速路”。
據悉,“海上高速-FAST”內貿海運新模式的打造,是行業內外響應國家號召,全力構建服務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之舉。這一新模式在天津港、南沙港的全力支持下,升級了“兩港一航”精品航線,提升船舶在碼頭的直靠率和作業效率,做到定點開航。近期,兩港的直靠率同比提升10.5%,船時效率同比提升9.4%。
目前,該模式已覆蓋天津港全部50余條內貿集裝箱航線,不僅可以為內貿客戶提供全新的海上運輸服務體驗,還將進一步提高國內沿海內貿集裝箱航運通道大容量、高密度的物流能力,提升國內貿易物流運輸效率,促進大宗商品快速流通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創新模式背后,也顯現出泛亞航運近年來在內貿運輸航線通道穩定、高效方面作出的努力。
泛亞航運成立于2004年,17年來,其從經營中日、內貿航線起步,不斷突破創新,逐步發展成為集海運、鐵路、公路、倉儲及電商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物流供應商,提供全領域綜合供應鏈服務。
目前,泛亞航運共運營船舶500余艘,擁有運力超過40萬TEU,經營航線近160條,是國內、近洋區域規模最大的優秀運輸服務商之一。
作為我國內貿集裝箱運輸的領軍企業,泛亞航運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整個內貿集裝箱行業朝著數字化、標準化、便捷化的方向發展,努力為廣大客戶提供高品質精準服務。
近年來,泛亞航運更是發揮自身在內貿領域的優勢,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優質航線產品,實現點對點精品直航模式,使交貨期平均縮短2~3天,進一步推動了物流成本的降低,提升了物流服務效率。
“海上高速-FAST”內貿海運新模式,實質上是其致力于全面提升客戶對內貿集裝箱運輸高品質精準服務體驗,深度定制的個性化、標準化、便捷化的港航服務產品?梢灶A見,未來該模式可引領內貿市場有序發展,有力推動南北內貿集裝箱運輸體系向規;、標準化轉型升級,為廣大客戶提供覆蓋更廣、班期更密、交貨更快、效率更優的服務。
泛亞航運表示,“海上高速-FAST”內貿海運新模式的實施,已得到了客戶的極大認可。在實際運營中,該模式通過統籌協調港口碼頭、海上船舶、陸上物流等各環節全流程協同聯動,延伸“門到門”標準化服務體系,深度定制個性化、標準化、便捷化的港航服務產品,努力為廣大客戶提供高品質精準服務,推進“海鐵聯運”和“汽改海”綠色運輸方式。
意在打造內貿航運生態圈
實際上,作為國內最大的內貿集裝箱航運公司之一,同時也是一家能夠為內貿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制定個性化方案的綜合物流公司,泛亞航運對于國內內貿航運生態圈,有著自己的理解,即未來內貿物流產業生態圈的發展模式,將是一種多維網絡體系。
此次,與天津港、南沙港、安通控股、信風海運共同打造的“海上高速-FAST”內貿海運新模式,正是泛亞航運不斷打造港航生態圈的生動體現。
不僅如此,泛亞航運的布局,還涉及到更多范疇,如其打造的泛亞電商平臺。
毫無疑問的是,從整個泛亞航運體系中來看,該平臺的打造在其原有的服務維度上,進一步拓展了線上布局,推動服務鏈條橫向和縱向配套協作。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泛亞電商的發展,未來將圍繞下列要素持續展開。
一是要發展成一個聚集全產業鏈條上品類多樣的平臺。泛亞電商是一個資源聚集型的平臺,支持線上開展電商平臺間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供應鏈共享、精準營銷,既能提高市場滲透性,又能提高市場化效率。
二是要打造一個開放共享型平臺。不僅限于現有合作的內貿企業,也歡迎港航物流圈中,所有有志于推動內貿行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入駐。
三是成為一個互惠共享型平臺。參與平臺建設的合作企業,不僅能在泛亞電商上開展業務層面的合作,未來還可能開展股權層面的合作,引進更多行業內外的投資者,實現電商平臺股權多元化,真正體現互惠、互利、共享、共贏的生態圈理念。
內貿集運市場將轉型升級
泛亞航運發展規劃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國內貿集運市場的新變化和新機遇。
2020年,我國內貿集運市場呈現前低后高的V型反轉走勢。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企業生產停滯,制造業投資、國內市場消費等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這也引發國內集裝箱運輸市場需求出現大幅下降。
隨著疫情防控舉措逐漸得到成效,同時在國家政策的刺激下,國內企業逐步復工復產,因疫情抑制的國內需求,也從第二季度開始,出現爆發式增長。
相關市場調查報告顯示,自去年5月份開始,航運市場整體運量同比增速,開始步入大幅增長的區間。進入到2020年下半年,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等引領下,國內消費、基建投資快速回升。同時,全球疫情的持續蔓延,也促使我國外貿需求得到快速提升,進一步推動國內生產及原材料市場的火爆。
這一時期的內貿集裝箱運量快速回升,同比增長近10%,內貿集裝箱運量快速反彈。
2021年以來,得益于利好政策引導、疫情防控工作成效顯著,行業各方預測中國經濟增速將持續保持高位增長。而在相關政策的助推下,內貿集裝箱多式聯運市場也得以快速增長,內貿市場的發展前景光明且廣闊。
此外,市場運力供給方面,據市場預計,2021年我國內貿集裝箱市場總運力較2020年呈下降態勢,一方面源于市場租賃的船舶返回外貿航線,另一方面是全年可下水的新運力縮減。但總體來看,2021年內貿市場供求關系將進一步趨于良性平衡。
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經歷過長期無序競爭的內貿市場,行業各方在2021年也有了共建、共享健康行業格局的共同愿望。
基于此,內貿行業的港航企業也將打破競爭壁壘,在諸多層面,通過各種形式,開展航線合作和戰略合作。這是行業、客戶、企業共贏的出路與未來,也是2021年乃至未來內貿市場的發展主題。
“我們相信,各家內貿企業也將進一步達成共識、合作共享、構建生態,重點領域將是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以及在全程供應鏈上的服務升級。”泛亞航運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