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源振華逆勢崛起成為國內海上風電施工行業“領跑者”
2021-09-29 15:09:40
來源:南通日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歷經十余年經營發展,江蘇龍源振華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在施工實踐中摸索出一整套適應各種地質與海況條件的先進施工裝備和施工技術,錘煉出一支能打硬仗的施工隊伍,技術水平引領整個行業,成為國內海上風電施工的領軍企業。
9月26日中共南通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龍源振華作為南通市市直單位,同時作為科技型、創新型國有企業代表,特受《南通日報》邀約在“向黨代會報告”主題特刊內,刊發公司發展歷程的專題報道。
經過近14個月的努力,本月上旬,廣東粵電湛江外羅二期海上風電項目最后一臺風機吊裝到位。至此,該工程的基礎與風機主體施工全面完成。這是江蘇龍源振華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首個以“采購—施工”總包形式承建的項目,公司施工技術、裝備實力、管理組織等綜合能力由此得到了又一次優化和提升,它標志著公司在中國海上風電建設領域再上一個新臺階。
披荊斬棘,打造行業領軍企業
2010年6月,江蘇龍源振華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落戶南通,公司除主攻海上風電設施基礎施工、設備安裝及維護外,還涉及海底電纜、海洋工程等的施工與維護。該公司由世界第一大風電運營商龍 源電力聯手全球最大港機和海工制造企業振華重工以各50%的比例共同出資組建,注冊資本達2.6億元——這意味著,從誕生之日起,龍源振華就肩負起了央企的責任和擔當。
在1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龍源振華緊緊抓住國內海上風電大規模開發的有利時機,以技術的開拓創新、裝備的優化升級為支撐,迅速走上了發展壯大之路。
作為國內海上風電建設的“領跑者”,龍源振華僅僅用了10多年時間就成功完成了學習探索、技術創新、行業領先的“三步走”戰略,從而在確立行業地位的同時,使國內海上風電行業整體發展至少提速5年。
2010年,在成立之初,以如東項目為起點,龍源振華完成了國內首根海上風電單管樁沉樁,隨后,對江蘇市場進行重點開發,施工范圍逐步擴大;2015年,公司承接了第一個本集團外部項目——中廣核如東風機安裝項目;2018年,公司完成了廣東省首臺單樁基礎施工,從此開始深耕廣東市場。目前,公司施工版圖已從南通輻射全國,項目從南到北遍布廣東、福建、江蘇、遼寧 4 省海域,形成了由點連線、連線成片的整體性、規;I巷L電施工。
據龍源振華公司黨委書記李澤介紹,10多年來,公司施工任務始終處于飽滿狀態,開建項目也呈逐年遞增趨勢,先后承建了龍源江 蘇如東和大豐、龍源福建南日島、中廣核如東、華能如東、三峽大連莊河、粵電外羅、粵電湛江、中廣核陽江和中廣核后湖等50多個大型 海上風電場的建設項目,施工業績位居行業前列。
截至去年年底,龍源振華已累計完成600多臺(套)風機基礎施工、360多臺(套)海上風機的安 裝、5臺(套)海上升壓站吊裝、2臺(套)海上測風塔基礎施工及安裝以及部分技改項目,海上風電市場 份額保持了行業領先,為中國海上風電大規模開發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海上風電場建設的高速發展,巨大的裝機容量帶動了海上風電運維市場的蓬勃發展。從戰略角度出發,公司于2018年成立運維部,開展風機大部件更換及運維人員的培養等工作。
在此基礎上,與丹麥LM(艾爾姆)公司、遠景能源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強強聯合,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與海上龍源簽訂了三年大部 件更換長期協議,并與上海電氣、 金風等主機生產企業保持密切合作。到目前為止,公司已完成50多臺海上風機的重大部件更換維護,涵蓋海上風電2—6兆瓦主流機型,市場占有率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自主創新,大力提升科技水平
就在龍源振華初創的那一年, 中國第一座海上風電場在上海并網發電。在這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幾乎所有設備均依靠進口,這使得建設成本十分高昂?梢哉f,在發軔之初,中國的海上風電行業是被西方扼住咽喉的。
2019年10月19日清晨,由龍源振華自主研發制造的2500千焦大型液壓打樁錘,以6毫米貫入速度、24—30擊/每分鐘的頻率,在如東海域完成了打樁施工——這是中國首臺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2500千焦液壓打樁錘。它的橫空出世,一舉打破了荷蘭IHC和德國MENCK兩大裝備“巨鱷”的技術壟斷,為大型液壓打樁錘生產的國產化、規;蛳铝藞詫嵒A。
事實上,這些年來,龍源振華以科技引領、技術創新為導向,不斷推陳出新,科技創新碩果累累,施工平臺迭代更新,自主研發成果喜人,在專業化領域始終引領著國內海上風電發展的方向。
2011年,龍源振華研發的無過渡段單樁技術在如東示范風電場施工中首次得到運用,一舉攻克了歐洲人在該領域一直無法破解的難題。2014年,該技術被荷蘭采用,至此,在海上風電項目中,歐洲開始引進中國技術。
2017年,龍源振華在福建南日島項目施工中成功研制開發直徑達8.8米的大功率鉆機,實現了無過渡段單樁技術由沙土、黏土到花崗巖地質的應用。該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屬世界首創,至今已順利完成60多臺鉆孔單樁基礎,對我國海上風電巖基基礎設計、施工產生了積極影響。
與此同時,在施工平臺建設方面,龍源振華也取得了令國內外同行所矚目的成就。2011年,“龍源振華壹號”投入使用,作為國內第一艘可坐灘式風電安裝船,至今仍是潮間帶海域施工不可或缺的設備;2014年,創下7天完成3臺(套)風機安裝最快施工紀錄的“龍源振華貳號”交付使用,它極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成為行業裝備制造的典范;2018年,可實施海上風電深水大機組施工和規;_發的、全球最大的自升式海上風電施工平臺“龍源振華叁號”成功投運——作為“大國重器”,它得到了央視《新聞聯播》的高度關注。
10多年來,作為中國海上風電的先行者和開拓者,從潮間帶風電起步,龍源振華不斷加快關鍵項目研發,不斷提升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創造了無數令世界震驚的奇跡,大大推進了我國海上風電事業的發展進程。
2013年,龍源振華被評為高新技術企業;2015年,被評為南通市工程技術中心;2018年,被評為江 蘇省工程技術中心。公司還榮獲各項科學技術獎項34項(省部級獎項 3項)。其中,2020年公司榮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南通有史以來施工企業首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獲此殊榮。目前,公司擁有60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9項,德 國實用新型專利2項,新申請受理專利27項。
提質增效,黨建引領企業發展
去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到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這表明,未來幾年國內海上風電市場 仍將處于高速發展時期。
面對機遇,龍源振華公司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的總體發展目標:打造“科技型、管理型、質量型”一流海上風電施工企業。
對此,李澤表示:“‘十四五’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 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已經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將強化黨委擔當意識,充分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牢固樹立‘黨建強、資本強’理念,堅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全面提升公司生產管理、安全 管控、風險防范、績效考核等重點領域,健全完善內部考核體系和制度體系,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今后一段時期,龍源振華將科學統籌經營工作,提升“定戰略、優布局、強協同” 的能力,盯緊大市場和大項目,重點做好核心市場、核心項目的開發。同時,摒棄低端競爭思維,一方面通過差異化能力的提升,打破低端競爭的局面;另一方面,重視和加強與競爭對手的交流,共同營造良性競爭環境。
由于前幾年海上風電項目的大規模投運,目前,后期運維市場已全面開啟。因此,公司將在做精做強海上風電施工的基礎上向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有針對性地“補鏈”“強鏈”,提升一體化服務能力,從而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今后幾年,龍源振華還將緊緊抓住市場的有利契機,圍繞發展目標,優化業務結構,形成以傳統風電施工為主業的“1+N”業務格局,并實現科學合理的結構比例,從而實現四個有效支撐—— 傳統風電施工業務的優勢支撐、風電運維的服務支撐、設備租賃的效益支撐、海洋工程等新業務的結構支撐。
此外,公司還將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以國際化的戰略眼光提前布局,充分掌握海外市場化運作的規律和機制,做好境外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
幸福源于奮斗,實干成就夢想。“站在新的起點、瞄準新的目標,作為國內海上風電施工的行業 ‘領跑者’,我們將把已經取得的成就當作今后發展的新的起跑線,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扛起新使命、奮進新征程。”在采訪即將結束時, 李澤這樣說。
作為企業的黨委書記,他還強調,今后,龍源振華將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支部建在項目上、建到船舶上,把黨的組織建設內嵌到公司生產經營領域、項目建設一線,落實基層支部的主體功能,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激勵黨員立足崗位當先鋒、身先士卒作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