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吉:沒有中國航運企業支持全球航運業脫碳難獲進展
2021-12-06 15:16:00
來源:信德海事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嘉吉海運公司(Cargill Ocean Transportation)首席執行官Jan Dieleman表示,中國航運業缺席航運業的氣候討論,正成為航運業發展的嚴重障礙。“我們需要他們的參與。”
如果航運業想要加快綠色轉型的步伐,中國企業也需要開始參與進來。這是全球最大干散貨運營商之一嘉吉海洋運輸公司(Cargill Ocean Transportation)首席執行官、Sea Cargo Charter主席 Jan Dieleman發出的明確呼吁。Jan Dieleman 在Global Maritime Forum擔任關鍵角色。
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是大宗商品的主要目的地、是造船的主要國家、是最大的船舶融資國。我們需要他們參與到討論中,以取得實質性進展,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加入討論,因為我們需要他們。”
“如果中國不加入這一旅程,那么我們將很難取得任何進展。”
重中之重是什么
Dieleman說,我們已經用了大量時間盡力讓更多亞洲公司參與脫碳討論,但疫情和隨之而來的出行限制連連阻礙事情的順利進展。
他指出,為了讓更多的公司參與進來,有必要確保綠色轉型成為首要議程。
Dieleman說,“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應該是確保脫碳仍然是航運業的首要議程。因為在這種環境背景之下,亞洲船東逐漸也會思考是否應該去參加討論。他們逐漸會擔心不參與討論可能會錯過的一些信息。”
除此之外,他還指出,除了亞洲外,南美和美國在這場討論中出席的代表數量也不多。所以航運業綠色轉型上還存在著很大的阻力。
Dieleman說,“另一個我們想要強調的方面是,我們不想讓脫碳的探討成為一個看起來很高檔,好像只有非常尊貴的人才可以參加的活動。我們也不想讓這個會議對所有人都開放,因為那樣的話很難在討論中達成一致的觀點,也就無法取得進展。也就是說我們正在在包容和確保前進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他說,這項任務更像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
自成立以來, 全球海事論壇(Global Maritime Forum)曾兩次在新加坡和香港安排一年一度的脫碳會議,試圖確保亞洲(尤其是中國)對航運業的綠色轉型做出貢獻,但均以失敗告終,中國航運業也明顯缺席這些活動。
進一步提高氣候目標
最近,航運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客戶也開始呼吁綠色轉型。一些人甚至將碳中和時間提前到2040年。
全球最大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的首席執行官Soren Skou最近表示,面對日益增加的壓力,他愿意為該公司提出更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
但根據Dieleman的說法,提高目標并不一定會推動具體行動的進展。
“我認為,提高目標基本上就意味著航運業需要在2030年之前讓更多的零碳船在水上航行。而僅僅提高目標是無法讓我們獲得更多的零碳船舶的。”況且在航運業,許多公司已經設定了到2050年要達到的目標。
此前在COP26峰會期間,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和總統氣候特使約翰·克里(John Kerry)宣布,航運業應努力實現到2050年的零排放,而不是像今天的目標那樣,到205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半。
Dieleman則對越來越多的參與者將重點放在2050年表示擔憂。他說,這是未來30年的事情,我們更需要一些中間目標。
他說“當然,我們和其他國家一樣有到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的雄心。但我們也想確保,我們不會把這個問題變成公司未來10年的掌舵人的問題,而是現在各大公司掌舵人的問題。”此外,嘉吉公司也打算設定一個到2030年二氧化碳減排30%的目標,不僅僅是因為嘉吉涉及干散貨行業。
德海事網 馬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