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海運業數字化創新步伐
韓國日報2月5日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因世界經濟低迷導致全球海運吞吐量減少,海運費持續下跌數年,為了生存全球海運業通過收購合并(M&A)和海運聯盟實現規模經濟曾是當務之急之事。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此情況發生了巨變。隨著網上購物劇增,世界物流量增加,海運費急劇上升,海運業界線下交易系統無法處理因各國間加強檢疫、海上運輸延遲、在線訂艙增加、企業回流等導致運輸路線變化等問題,這也是海運界目前大力發展信息技術數字化、構筑網絡平臺的背景。
據海運業界2月4日透露,世界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集裝箱船公司馬士基與IBM攜手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開發了物流平臺(Tradelens),推進集裝箱業務數字化及船腹量供給效率化。以去年10月為基準,共有175家企業及機構在Tradelens交易平臺注冊,對全世界600多個港口和航站樓進行監控,同時可實時追蹤約3000多萬TEU的集裝箱貨物。韓國海運公司HMM(前現代商船)去年與KAKAO攜手,開發人工智能(AI)技術,構筑與Tradelens類似的商業平臺,目前與長今商船和高麗海運等韓國中小船運公司已簽訂業務協議,正在推進物流系統向數字化轉換。
海運業界相關人士表示,過去海運公司通過強化海運同盟、擴大船隊規模等減少運營成本,現在轉變為通過數字化平臺和標準化交易費用管理來實現核心競爭力。
標簽: 海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