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疏浚巨頭全部退出!俄羅斯北海航線被“挖”坑?
隨著歐盟制裁加劇,全球四大疏浚巨頭相繼退出俄羅斯市場,加上唯一的替代選擇中交建的方案又遠超預算,俄羅斯雄心勃勃的北海航線開發計劃正面臨擱淺。
棄船!歐洲四大疏浚巨頭退出俄羅斯北極基礎設施項目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在俄烏危機爆發后,受歐盟對俄羅斯制裁影響,代表四大疏浚巨頭的承包商目前已經全部退出了俄羅斯北極基礎設施項目。
據了解,俄羅斯的疏浚市場主要依靠外國公司,世界上僅有五家企業能夠在北極地區有限的航行時間內完成所需的疏浚工程,包括歐洲四大疏浚巨頭——荷蘭Van Oord、Boskalis和比利時Jan de Nul、DEME,以及中國交通建設公司旗下的中交疏浚。
俄羅斯本土疏浚船隊在船舶類型、性能、設備和技術方面都無法與國際巨頭匹敵,因此難以確保執行北海航線港口基礎設施開發的任務。俄羅斯目前主要的挖泥船運營商為FSUE Rosmorport,旗下船隊共計9艘;以及Hydrostroy LLC旗下共計5艘。此外,MRTS擁有兩艘挖泥船,Baltdraga CJSC和OTEKO各擁有一艘挖泥船。
市場參與者指出,整個俄羅斯疏浚船隊的能力為39000立方米,而DEME一家公司的疏浚能力就高達21萬立方米。以俄羅斯本土船隊的疏浚能力而言,想要在限期內完成北海航線上的任何大型項目都是不可能的任務。
另一方面,雖然中交建也有足夠的能力參與北海航線建設,但部署中交建的船舶同樣不可行,因為挖泥船從亞洲經蘇伊士運河抵達北極的成本極其昂貴。而且中交建提供的報價是2021年俄羅斯項目預期價格的數倍。
今年5月,在摩爾曼斯克地區仲裁法院下令扣押Boskalis俄羅斯子公司旗下兩艘船舶,分別是挖泥船“Nordic Giant”號和躉船“Arctic Scradeway”號,這兩艘船均掛俄羅斯船旗?鄞埱髞碜远砹_斯北極Arctic LNG 2項目的運營商Arctic LNG 2 LLC。根據Arctic LNG 2與Boskalis俄羅斯子公司在2018年達成的協議,Boskalis將為Arctic LNG 2項目設計和制造三個重力式基礎結構。但在2022年3月,Boskalis突然暫停其在俄羅斯的活動,沒有給出任何解釋或通知,并將其船舶留在摩爾曼斯克港。
目前,俄羅斯北海航線正在進行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包括鄂畢灣海路運河(Seaway Canal)重建項目下的疏浚、Bukhta Sever港口石油碼頭的疏浚、Utrenny碼頭的開發、基于Syradasayskoye油田儲備的煤炭碼頭建設的疏浚以及納格利尼角(Cape Nagleynyn)地區的多功能碼頭。
由于北海航線的基礎設施處于俄羅斯政府和總統的特別控制之下,因此現有項目下的疏浚決定不能擱置。預計到2025年這些重點項目的疏浚工程將超過3000萬立方米。
同時,北海航線維護性疏浚任務也至關重要,僅在鄂畢灣維護性疏浚工作在2022年就將達到100萬立方米?紤]到主要疏浚項目的完工,預期到2023年維護性疏浚工作將增至至少300萬立方米。到2024年之后,每年的維護性疏浚工作將超過500萬立方米,以確保鄂畢灣的安全航行。
俄羅斯Hydrographic計劃自建疏浚船隊遭質疑
據悉,負責北海航線基礎設施開發的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子公司Hydrographic Company正在考慮建立自有疏浚部門。Hydrographic最近已經更新了去年通過的潛在投資方案,要求技術船舶來執行該公司在北海航線的任務。
根據計劃,在第一階段(2023年-2028年),Hydrographic將建造至少4艘輔助船,以歐洲船廠報價來看價值約為4000萬歐元。接下來,該公司將進一步擴大技術團隊,初步計算總投資將超過2億歐元。
除了建造新船,Hydrographic還考慮購買現有二手船,總經理Aleksandr Bengert表示:“我們正在研究市場。這不僅僅是購買挖泥船的問題,還需要解決與挖泥船建造和運營能力有關的問題,包括培訓和模擬設施等等。”
就目前而言,業內專家對Hydrographic創建疏浚部門的計劃持懷疑態度。咨詢公司Gecon的負責人Mikhail Grigoryev表示:“在建設碼頭時,吸引海外公司進行疏浚工程是合理的。建立國內疏浚船隊的目的是確保維護性疏浚,而在這種情況下,對數據能力的需求會降低。”
對此,Hydrographic認為,如果將其技術船隊部署到其他俄羅斯項目中,回報機會將會更高?偨浝鞟leksandr Bengert稱:“購買和維護疏浚船隊的費用將在其每年運作超過300天時得到回報,而北海航線港口的疏浚工作每年只有60-70天,集中在8月至10月的無冰期。一年中的其余時間,我們將尋找額外的訂單來彌補。”
據了解,北海航線(NSR)位于俄羅斯北極地區的專屬經濟區內,是連接其遠東和歐洲部分的三條交通路線之一。北海航線從靠近俄羅斯語挪威邊界的巴倫支海一直延伸至北太平洋白令海峽,全長超過3000海里(5550公里),這是亞洲和歐洲之間最短的航線。相比傳統的蘇伊士運河航線,北海航線能夠將東亞和西北歐之間的航程縮短4000海里,航運時間減少了大約兩周,并能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
北海航線對俄羅斯而言至關重要,自2008年以來俄羅斯在政府文件中多次提到將北方航道打造成可以匹敵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航線的“國際交通干線”。俄羅斯總體普京曾經指出,作為歐亞之間的一條捷徑,北海航線可以媲美蘇伊士運河。
自2016年以來,通過北海航線運輸的貨物增長了近五倍,從俄羅斯北極Yamal LNG項目啟動前的750萬噸增加到2020年創紀錄的3297萬噸,遠超2020年預期目標的2900萬噸。這當中貢獻最大的就是LNG貨物,達到了1800噸;其次是石油類、礦產和過境運輸,例如建造工廠所需的拖曳設備和工具。
2020年10月,普京批準的《2035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地區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將此前提出的北海航線到2024年的貨運量提至8000萬噸,改為“到2035年北海航線貨運量達到1.3億噸”的目標。
不過隨著歐盟制裁的加劇,普京的計劃可能已經很難按計劃實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