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五家船公司身家暴跌420億美元
運價下跌、股票重挫
5大船公司身價跌了420億
從各方面來看,全球集裝箱航運公司正面臨著又一個創紀錄的盈利增長年,但上市船公司的股價在今年前六個月同時暴跌,給股東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據壹航運獲悉:盡管船公司收益仍然很高,但在今年上半年,五家集裝箱運輸公司的總市值損失了約 3020 億丹麥克朗(約420 億美元),但僅馬士基一家就損失了 1410 億丹麥克朗。
據悉,丹麥銀行 Sydbank 對五家全球班輪公司(長榮、赫伯羅特、馬士基、陽明和 HMM ) 2022 年上半年回報發展的回顧總結進行了分析。
根據 Sydbank 的分析,繼去年集裝箱航運公司的收益和股票回報率雙雙飆升之后,到 2022 年,上市船公司的股東將獲得正;貓。
雖然這五家船公司在2021 年回報股東的回報率比上一年大幅增長了 72-352%,但 2022 年情況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股價暴跌
今年前六個月,這五家集裝箱運輸公司的股價都出現了大幅下跌。
其中最糟糕的是臺灣航運公司長榮的股東,他們不得不吞下 27% 的負回報;其次是馬士基,盡管該集團支付了歷史最高的股息,但馬士基的股東在今年上半年損失了 18%;
德國赫伯羅特的投資者遭受的損失最小,僅損失了 7%。根據 Sydbank 的數據,臺灣陽明和韓國 HMM 的股東股價分別縮水 11% 和 10%。
據 Sydbank 稱,雖然收益繼續增長,但班輪公司的股價受到投資者對未來時代和船公司未來收益的緊張情緒的影響。
上半年,五家船公司股票回報率
長榮:-27% (282%)
馬士基:-18% (72%)
陽明:-11% (352%)
HMM:-10% (89%)
赫伯羅特:-7% (201%)
(注:括號內的數據為2021年的股票回報率)
通脹和運費上升以及其他因素可能使美國和歐洲經濟都陷入衰退。
“隨著運費和通貨膨脹的上升,消費者的購買力正在被吸走。所以對商品的需求會減少。與此同時,消費模式也開始從電視、家具和建筑材料轉向旅行等服務,”Sydbank 高級分析師 Mikkel Emil Jensen 說。
“這將導致供需之間更好地平衡,并可能減少瓶頸,這意味著具有極高運價的極端有利市場開始破裂。”
與此同時,自相矛盾的是,股價下跌與集裝箱航運公司目前的收益形成鮮明對比。
低股票價值、高收益
據德魯里預計,全球集裝箱行業今年的收益將超過去年的 2140 億美元,并在 2022 年實現超過 3000 億美元的綜合經營業績。
原因在于,今年長期以來一直預示著集裝箱市場的正;,需求疲軟,運費下降、從而降低了承運人的收益,顯然正在拖延。
“馬士基目前的預測反映了這樣一種假設,即運輸市場將在 2022 年下半年恢復正常,預計運費將大幅下降。盡管市場確實顯示出改善的跡象,但進展緩慢。換句話說,在 2022 年下半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運費看起來將保持在高位,這并沒有反映在馬士基當前的盈利預測中,”Jensen 說。
“因此,我希望馬士基能夠進行升級。”
4 月下旬,馬士基上調了 300 億美元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 (EBITDA) 指引——上調了 60 億美元。
由于正;形窗l生,馬士基和其他集裝箱航運公司繼續在以港口擁堵和中國例行新冠肺炎封鎖為特征的集裝箱市場過熱中獲利。
馬士基的份額下降幅度小于市場
雖然馬士基的股票在 2022 年上半年下跌了 18%,但丹麥 C25(丹麥證券交易所交易量最大的 25 家丹麥公司的指數)下跌了 20.1%,美國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下跌了 21.1%。
“馬士基股票的表現好于市場指數,所以實際上還可以,但在我們談到經濟衰退、運輸股票將面臨艱難時期以及運費將下跌的環境中,下跌是自然而然的,”Jensen 說。
即期運價最近有所下降,這將對合約運價造成壓力。例如,馬士基可能會感受到這一點,因為馬士基有近七成(71%)的客戶與其簽訂了合同。
“馬士基簽訂了許多合同,這使公司能夠更好地控制收益,并降低公司對即期匯率大幅波動的敏感度。但隨著即期匯率的下跌,客戶是否希望重新談判合同?如果是這樣的話,可能會對馬士基的收益產生很大影響,這也是投資者猶豫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