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崎汽船與Airseas公司合作為3艘散貨船加裝“海翼”風箏
7月20日,日本川崎汽船宣布與法國Airseas公司簽署協議,將為額外3艘散貨船安裝“海翼”(Seawing)風箏系統。
此前,川崎汽船已經決定在兩艘好望角型散貨船上安裝這種風力輔助推進系統。最新的合同將在川崎汽船3艘巴拿馬型散貨船上安裝“海翼”系統,將風力輔助推進船舶數量增加至5艘。與好望角型船類似,在巴拿馬型船上安裝“海翼”系統能夠減少2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種“海翼”系統包括在海平面以上300米處飛行的傘翼,利用風力來推動船舶,減少主發動機的負荷,旨在平均節省20%的燃料和排放。該系統將使用數字映射(digital twins)和自動化技術,借鑒航空航天的專業知識,以確保系統可以在按下按鈕后安全地部署、操作和收納,只需要船員的最小投入。
此外,Airseas和川崎汽船還簽署了一項技術合作協議,以整合“海翼”系統和川崎汽船的船舶數據平臺——“川崎集成式海事解決方案”(Kawasaki Integrated Maritime Solutions,簡稱K-IMS),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統的性能。
Airseas是空客(Airbus)公司的子公司。利用空客的航空專業知識,Airseas打造了名為“海翼”的風箏系統,該系統已經獲得了法國船級社和日本船級社的原則性批準。“海翼”系統配置于船首,只需要最小的甲板空間,設計易于安裝,如果需要還可以在船舶之間相互使用,不會妨礙貨物運營,能適用于各種船型,包括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汽車運輸船、滾裝船和客滾船等。
據介紹,“海翼”系統配有船載傳感器,能自動飛行并且不斷調整飛行軌跡,以最大限度的增加風箏牽引力,從而產生最大的節約。其數字映射模型也被用于Seawing EcoRouting算法,為此,Airseas利用其廣泛的航空航天建模專業知識,確保能根據船舶航線上遇到的最佳天氣系統,最大限度利用“海翼”系統。
一旦被船上的橋樓團隊激活,“海翼”系統將自動展開、運行和重新折疊,其飛行高度超過了200米,能獲得更強和更穩定的風。“海翼”系統的智能、數字化雙支援系統能根據氣象和海洋數據的實時分析,每300毫秒更新一次風箏的位置,使風箏能沿著8字軌跡進行動態自動飛行,比靜態軌跡的功率要大10倍。
按照計劃,川崎汽船將首先在一艘21萬載重噸好望角型散貨船上安裝“海翼”系統,安裝工作將與今年12月進行。第二艘安裝“海翼”系統的將是一艘新建21萬載重噸LNG動力散貨船,目前正由日本船廠(Nihon Shipyard)建造。未來,川崎汽船將為總計50艘船安裝這種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