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航前三季度營收增長本業獲利持平去年
臺灣航業今年前三季度營收新臺幣27.92億元(約合人民幣6.34億元),年增20.2%;獲利新臺幣16.17億元(約合人民幣3.67億元),扣除陽明海運股利新臺幣7.46億元,本業獲利與去年相當。
臺航總營收約有88%來自散貨船運費收入。今年全球散貨船市場受俄烏戰爭和通貨膨脹等因素沖擊,引爆市場對原材料需求疑慮,再加上中國防疫封控、爛尾樓風暴、鋼鐵限產等利空影響,造成市場需求驟降,BDI指數自5月高峰后一路走跌,雖然9月起稍有回升,但仍未回到上半年水準,第三季度旺季不旺。幸好臺航散貨船船隊換約大多在上半年議定,今年第四季度開始生效,新租約所議的固定及半浮動日租金皆高于原合同,且船隊屬中小型船舶,日租金也比好望角型船運價更加穩定,尚能維持一定獲利。
今年前三季度,臺航營業毛利約新臺幣1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新臺幣0.97億元,年增約10.7%;營業毛利率為35.8%,由于BDI指數走跌,因此較去年同期的38.9%稍低,但隨著本年度船舶陸續完成換(續)約及新船加入運營,毛利率有望止跌回升。
同時,前三季度業外凈收入約新臺幣8.75億元,主要是認列持有陽明海運股票的股利收入新臺幣7.46億元,以及因美元兌新臺幣匯率走升,認列凈美元資產兌換及評價利益新臺幣1.4億元。截至第三季度,該公司負債比率3%。
臺航仍將持續更新船隊,預計將在第四季度處理一艘船齡較大的舊船,同時該公司也已經公告訂造2艘6萬噸和2艘4萬噸散貨船,以維持船隊規模并提高船隊競爭力,預計新船將在2024年起陸續交付。
分析師預計,第四季度由于臺航入塢整修船舶減少,且新增一艘新船并將出售一艘舊船,獲利有望明顯高于第三季度。
至于俄烏戰爭對散貨船市場后續影響,臺航認為要看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與其反制措施而定,不但會造成大宗原材料及谷物出口減少以及能源價格高漲,再加上歐盟禁運俄羅斯煤炭,導致歐洲各國轉往印尼、澳大利亞等地拉貨,使得某些航線運送噸海里更長,反而有益于整體運費收入。
另外明年年初IMO碳排放新規即將生效,未符合法規的船舶需減速航行,預期船舶供給缺口將持續擴大,有利于支撐運價,利好中長期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