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航去年業績增長看好今年散貨船運價上漲
3月6日,臺灣航業公布去年業績,2022年總營收新臺幣38.73億元(約合人民幣8.77億元),年增20%;稅后凈利潤約新臺幣20.15億元(約合人民幣4.56億元),年增52.6%。
臺航表示,公司總營收中有88%來自散貨船收入,去年全球經濟籠罩在高通脹、高利率及俄烏戰爭的陰影下,停滯性通脹揮之不去,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平均較2021年下跌34%,尤以好望角型船跌幅較大,超過51%。
所幸臺航散貨船船隊換約大多于去年上半年議定,并從第四季度開始生效,新租約的固定及半浮動日租金皆高于舊合約,且臺航船隊屬中小型船舶,日租金也比好望角型船更加穩定,還能維持一定獲利。
臺航在2022年營業毛利約為新臺幣13.38億元(約合人民幣3.03億元)、年增4.8%,營業毛利率為34.6%。臺航指出,隨著散貨船船隊換約效益、2022年共3艘新造散貨船船交付運營及臺灣中油觀塘工業港港勤船自2022年11月起至2023年4月陸續交付,未來毛利率有望維持一定水準。
業外收支表現方面,臺航表示,2022年該公司業外凈收入約新臺幣10.06億元,主要是認列持股的陽明海運股利收入新臺幣7.46億元,加上出售1艘船齡較大船舶利益新臺幣1.95億元及因美元兌新臺幣匯率走升,認列凈美元資產兌換及評價利益新臺幣1.22億元。如果排除持股陽明海運的股利收入,2022年獲利與2021年相當。
展望后市,臺航將持續執行散貨船船隊更新計劃,積極拋售船齡高且較無競爭力的船舶,使目前散貨船船隊平均年齡降至5.5歲。另外,去年臺航還訂造了2艘6萬噸及2艘4萬噸散貨船,以維持船隊規模并提高船隊競爭力,預計新船將在2024年陸續交付。
臺航預計,目前中國大陸逐漸脫離疫情影響、全面開放國境及放寬房地產信用管制,如果俄烏戰爭不擴大、聯合國協調的黑海谷物出口協議能持續實行、歐洲各國進一步從南美等國進口煤炭提高航程海里數,預估將有利大宗原材料的海運需求,促使散貨船運價上揚。
此外,國際海事組織(IMO)的碳排放新規已于今年年初生效,歐盟也已決定于2024年對進出歐盟水域的船舶征收碳稅,相關措施會加快淘汰老舊船舶,有利于運價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