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興航運:公司最低潮階段已過將迎接市場復蘇
近日,新興航運董事長許積皋表示,當前散貨船新船訂單偏低處于歷史低位,全球船舶供需失衡,在2023年 IMO 環保新規實施后,未達標準的船舶必須降速以節省燃料,拉長船舶周轉天數或是淘汰報廢所造成的運力缺口仍難以補足,全球散貨船運力供給仍緊張,因此有望推升散貨船運營表現;不過,俄烏戰爭沖突發展局勢以及中國大陸經濟在疫情逐漸解放后的恢復程度,仍是影響市場需求的大觀察重點。
許積皋認為,目前航運業遭遇多方面的挑戰,除了要面對市場瞬息萬變的形勢外,同時還需履行減少環境污染的責任與義務。當前行業的焦點都放在新生效的碳排放環保新規,這將對未來數年的航運市場造成關鍵性影響。
許積皋指出,公司已經安然度過航運業最低潮階段,將危機化為轉機,運用公司集團累積多年經驗與資源,兼顧“開源”、“節流”策略,更有效地管理船舶,靈活規劃船舶投入中、短期合約及現貨市場,并嚴格管控成本,以迎接市場復蘇、景氣時代來臨。
許積皋指出,由于新造船造價過高,公司持續洽購二手船,將優先購買船齡五年左右的Kamsarmax型散貨船。
據悉,新興航運全資子公司Norley 100%轉投資的Carmel Splendor Limited上周五(6月16日)以2849萬美元在廣州航運交易平臺標到船齡4年半的卡姆薩型散裝船一艘,新船預計7月底交船,船舶每日成本約為1.2萬美元,目前一年期日租約1.5萬美元,可享穩定獲利。
另外,今年新興航運超大型油輪(VLCC)表現比散貨船好,公司3艘油輪參加的聯營池(POOL),首季平均日租約4.6萬美元,第二寄與第三季約5.6萬美元,第四季估計可到6.5萬美元,都高于成本價2.8萬美元許多。
展望2023年,許積皋表示,全球準備與新冠病毒共存,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原材料進口國,解封后的政策日漸明朗將推動經濟復蘇,預期市場將會緩慢調整與回升,對于散運市場產生正面影響。至于油船市場變化,第一季度日租金約為5-6萬美元,第二季度雖然價格下滑但仍維持在4萬美元,都遠遠高于成本價2.8萬美元,目前新興航運的油船都處于盈利狀態。
截止目前,新興共有14艘船舶,包括3艘VLCC、7艘海岬型船、1艘25萬噸超大型礦砂船、3艘卡姆薩型散貨船,加上這次新購船,總計15艘船,其中81000到82000噸的卡姆薩型散貨船。
據了解,新興航運2022年營收新臺幣42.43億元(約合人民幣9.87億元),年減1.27%,凈利潤新臺幣1.97億元。今年首季營收10.06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34億),凈利1.25億元新臺幣。分析師估計今年新興航運因油輪運價大幅攀升,獲利會明顯優于去年,且逐季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