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洋航運上半年凈利大降超八成船隊運力增長6%
2023-08-01 17:55:47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7月31日,香港干散貨船東太平洋航運(Pacific Basin)公布了截至2023前六個月的中期業績,該公司上半年營業額11.481億美元,同比減少33%;基本溢利7620萬美元,同比減少83%,凈溢利8530萬美元,同比減少82%。
報告顯示,太平洋航運核心業務板塊小靈便型、超靈便型船日均收入分別為13,030美元(凈值)、13,700美元(凈值),同比減少分別51%及60%。但按期租合約對等基率的日均收入仍領先現貨市場指數,較指數高出美元4,390及3,770美元。
太平洋航運表示,公司基本溢利受到負面影響,是由于防疫規則放寬后港口擠塞的情況減少,帶動運力供應增加,導致市場貨運租金下跌。雖然受惠于中國重新開放,但由于全球增長放緩、利率上升及烏克蘭沖突持續不斷等主要因素,小宗散貨的全球需求仍然按年下跌。
根據太平洋航運報告,上半年,該公司購入了更現代化的貨船,包括五艘超大靈便型干散貨船、一艘超靈便型干散貨船及一艘小靈便型干散貨船,同時出售兩艘船齡較高的小靈便型干散貨船,以獲取價值回報及滿足更嚴格的環境法規。
自2021年初以來,太平洋航運自有船隊的載重能力增長了6%,目前總載重能力達到5,300,000載重噸,其中55%為超靈便型干散貨船。公司現有121艘小靈便型及超靈便型干散貨船,并合共營運約282艘自有及租賃貨船。
對于脫碳,太平洋航運稱,該公司目標是于2050年或之前整個船隊均由零排放貨船組成。后續將繼續與日本合作伙伴Nihon Shipyard Co.及三井物產合作推進以甲醇為燃料的零排放貨船的設計。預計于2024年年底或之前可訂約購買第一代雙燃料零排放新建造貨船,而有關交付預計將遠早于原定的2030年目標。
太平洋航運預計,因應利率上升及通脹,全球增長繼續放緩。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將由2022年的3.5%減慢至2023年的3.0%,這或會對干散貨商品的需求產生負面影響。
從短期來看,全球干散貨需求將繼續受利率上升、通脹以及全球經濟活動疲弱所影響,部分經濟體甚至可能出現衰退。雖然中國重新開放為干散貨需求帶來助力,但預計還需要更多刺激才能進一步推動需求。這些不利因素將在短期及可能于2023年余下時間繼續對干散貨運租金帶來負面影響。
長遠而言,航運業的基本因素仍感到樂觀。在以印度及東盟地區國家等新興市場為首的全球重大基礎設施投資的支持下,加上面對全球糧食及能源安全問題,預計干散貨需求將會獲得支持。中國的重新開放政策預計將帶動制造業、基礎設施、房地產及綠色經濟等多個行業的增長,而有關增長將支持這一需求。
太平洋航運認為,現有及即將出臺的環境法規將持續遏止過量新建造貨船訂單一段時間,并為干散貨運租金帶來支持。其同時預計,未來數年的環境法規將導致貨船航速降低,并增加低效貨船的報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