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艘寒地純電池推進綠色智能內河船交付
近日,由哈爾濱北方船舶工業有限公司承建的黑龍江省首艘純電動新能源入級客船“領航之星”順利交付。
“領航之星”是中國首艘寒地純電池推進綠色智能內河船,也是黑龍江省首艘接受中國船級社(CCS)入級檢驗的船舶,由哈爾濱北方船舶工業有限公司聯合哈爾濱工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研發建造,由CCS武漢規范研究所和CCS哈爾濱分社分別開展船舶審圖和建造檢驗,授予CCS電力推進系統附加標志和“國內內河綠色船舶-3”附加標志。
據了解,“領航之星”號全船采用純電推進,設計船長26.84米,寬5.9米,鋰電池容量600千瓦時,載客量53人,航行于內河B級航區,最大航速可達時速18公里,續航時間達8小時,單次航程約100公里。
研發單位攻克了寒地電池設備、充電配套設備耐寒性差等難題,采用國內先進的高安全級別船用鋰電池應用技術、直流組網技術、能量管理協同控制技術、在線狀態監測技術、故障特征提取等技術,使該船自動化程度高,具備智能航行和智能機機艙功能,具有零排放、無污染、穩性好、抗風能力強、振動和噪聲小等特點,可為乘客帶來靜音、平穩、安全的全新體驗。
整個系統配置共接入2組301kWh鋰電池組,經過賽思億集中式的直流配電柜在直流母線進行并網,驅動2臺60kW主推電機。其中直流變頻電控系統核心設備采用賽思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并由哈爾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配套集成。
該船在國內首次采用的綠色智能電動船舶無人駕駛技術系統,由哈工程船舶學院船舶學院張磊副教授團隊設計研發。團隊針對觀光船舶的典型動力系統特性,開展模塊化通用型無人駕控系統研究,成功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將人工智能與自動控制技術相結合,實現了船舶的無人自主穩定航行與柔和機動,保障了乘客的乘坐體驗,解放了駕駛員的雙手和大腦。同時,能夠對無人艇的狀態進行實時循環監控,航行姿態穩定,運行精度高,比傳統人工操作更準確、穩定。
為保障該輪的順利交付,CCS哈爾濱分社與大連分社建造處聯合成立新能源入級項目組,堅持防風險、穩質量、保交付,全面優化檢驗服務流程,加大對船廠的技術支持力度,提前介入船舶建造前期工作,在圖紙設計、審查等方面提供合同前技術服務,在船舶建造過程中,就純電池動力船舶特點,關注每個重要建造節點,嚴把檢驗質量關,特別是針對船舶結構、電氣系統、動力系統和安全設備等方面,邀請系統內專家進行評估,全方位做好現場檢驗和技術保障,全過程保證船舶高質量交付。
“領航之星”的成功交付,不僅將助力“冰城”哈爾濱旅游產業發展,打造綠色發展城市名片,更是助力黑龍江省航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CCS將以“領航之星”為契機,加快推動綠色能源船舶在黑龍江地區的應用,促進轄區船舶制造業迭代升級、綠色低碳轉型,為黑龍江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