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萬邦集團正尋求擴充船廠和船管業務
2024-03-30 09:58:07
來源:航運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新加坡萬邦泛亞聯盟集團(IMC Pan Asia Alliance)戰略主管James Qng表示,由于擁有多元化海事投資組合,集團下一步的收購計劃將重點集中于造船廠與船舶管理。
很少有大型航運集團倡導動態平衡和自我解放等原則,更不用說和諧創造了。但事實上,萬邦集團的價值取向除了商業目的以外,還包含對促進包括員工和整個社區在內的個人身心健康的追求。
James Ong表示:“萬邦長期以來一直從事工業業務,其中航運業是我們的核心業務。除了擁有船舶、港口、船廠和物流等常規業務外,我們也非常重視航運服務。”
“萬邦航運服務部門包含船舶管理業務。與造船廠和物流業務一樣,公司希望加大對這些支柱業務的投資”,用James Ong的話來說,這是一項“鑒于我們已經存在了這么長時間,還希望通過有機和無機方式實現增長”的業務。
James Ong表示,在這一方面,萬邦的戰略類似于OSM Thome等利益攸關者,即他們將整合分散的行業并準備在這一過程中拉攏競爭對手。“我們已經確定深耕船舶管理業務。從投資角度來看,這是我們的一個重點。”
如今,萬邦擁有IMC Ship Services公司并管理著自己和第三方的船只。該公司在管船舶約50艘,其目標是到今年年底突破100艘,到2025年突破200艘。該公司表示,這將主要通過并購亞洲公司來實現。
萬邦的航運業務涵蓋Aurora Tankers、兩個中國鐵礦石港口、一個泰國集裝箱港口以及物流、海洋和海上領域,因此稱其具有高度多元化特征顯然是十分妥當的。面對“業務缺乏重點”的評論,James Ong認為分散經營是有益的。
他表示:“這項業務已經存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當你經歷了不同的周期,你會發現不同的時間點有不同的商機。這種多樣性還能讓我們把握某些行業的長期走勢。因此,在不同的時間點上,我們對某些行業有著不同的看法并認為應該投入資金。”
對造船業的押注或許可以說明他的觀點。過去5-10年間,這個以亞洲為重心的行業遭受重創,出現了巨額赤字,企業間通過合并得以生存。但對于重要的利益攸關方來說,動蕩遠未結束。
萬邦看到了船舶維修行業的機遇。Ong表示,“整合帶來機遇。之所以出現整合,是因為一些公司在市場上表現不佳。而當它們表現不佳時,我認為就存在讓能夠更好地管理資產的人加入進來的機會”,Ong 補充道,“我們在中國舟山和泰國的船廠就一直經營良好。我們正在關注中國和印度尼西亞。”
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是音昱(Octave Institute)的核心業務。該品牌由萬邦集團第四代傳人、萬邦董事長曹蔚德打造。他接棒掌管家族企業后,將航運集團轉變為一個包含多元化業務與非盈利組織的幸福商業生態系統,以促進“幸福經濟”。
“IMC”是萬邦航運公司(International Maritime Carriers)的簡稱,后改組為今天的萬邦泛亞聯盟集團(IMCPAA),業務領域涵蓋全面福利服務、房地產投資、全球供應鏈和物流。
目前,IMCPAA執行的戰略是通過審查市場條件來確定船隊適當的船只數量。Ong再次重申,公司采取的是長期戰略。他談回公司的投資出發點和萬邦關于生活平衡的指導原則時稱:“我們沒有五到七年內退出市場的時間限制,這讓公司能夠以良好的心態和文化成長。公司的使命是希望投資于長期可持續發展。”這不僅體現在硬資產方面,還體現在辦公室中的冥想室或理療設施等員工福利方面。這些能讓員工過上更豐富的生活、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從而提升員工的工作績效,最終增加公司的業務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