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星航運超越陽明海運成為全球第九大集運公司
2024-04-09 18:22:30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日前,全球班輪公司運力排行榜發生重大變動,以色列航運公司以星航運(ZIM)正式超越中國臺灣航運公司陽明海運,排名全球第九。
從具體運力數據來看,根據Alphaliner 最新公布的數字,截至4月9日,以星航運運營船舶數量達到131艘,總運力為707,332 TEU,其中自有船9艘,自有運力為38,758 TEU,租賃船122艘,租賃運力為668,574 TEU。
而陽明海運運營船舶數量為94艘,總運力為707,018 TEU,其中自有船56艘,自有運力為288,640 TEU,租賃船38艘,租賃運力為418,378 TEU。
以星航運以314 TEU的運力優勢成功超越陽明海運。
與此同時,另一家咨詢公司Linerlytica也在最新報告中確認了這一消息。
Linerlytica 報告稱,以星航運于4月3日接收15,248 TEU的“ZIM Mount Vinson”輪后,總運力達到714,800 TEU,成功在全球班輪公司運力排行榜中上升至第九。
據悉,“ZIM Mount Vinson”輪是以星航運聯合Seaspan于2021年在韓國三星重工訂造的10艘15,000TEU液化天然氣集裝箱船中的最后一艘,兩家公司已就該船簽署長期租約,租期為12年。
以星航運消息顯示,今年2月,該船與另一艘姊妹船“ZIM Mount Elbrus”輪在韓國SHI巨濟造船廠完成命名。
Linerlytica表示,自 2020 年以來,以星航運運力規模增加了一倍多,過去四年間增幅達到 155%。相比之下,陽明海運在 2020 年成為第八大運營商,但隨后運力增長停滯不前,被身后的韓新海運(HMM)超越。
Alphaliner數據顯示,目前韓新海運已拉開與陽明海運的運力差距,前者運營船舶數量為73艘,總運力為801,728 TEU,其中自有船39艘,自有運力為578,832 TEU,租賃船34艘,租賃運力為222,896 TEU。
這家韓國旗艦班輪公司在未來幾年預計仍將大幅擴張運力。韓國總統尹錫悅幾天前在參加釜山港新港7號碼頭開港儀式時提出,“到2030年,我們將韓新海運船隊規模擴大至200萬TEU,并將環保船舶比例提升至60%。”
Linerlytica稱,以星航運運營船隊規模將通過尚未交付的 19 艘新船而得到進一步增強。
這將進一步拉開以星航運與陽明海運的運力差距。根據Alphaliner數據,前者19艘新船的總運力約為128,818 TEU。相比之下,陽明海運手持新造船訂單則為“臺灣貨柜三雄”中最少,僅有5艘,運力為77,500 TEU,且最早將于2026年交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