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來西亞兩大FPSO公司合并:媒體炒作還是確有其事?
2024-07-10 11:37:16
來源:SinorigOffshore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日前,馬來西亞媒體《Edge》爆料稱,馬來西亞的兩大FPSO承包和運營商——MISC和Bumi Armada正在進行收購談判。報道稱,MISC正洽購Bumi Armada的股份,計劃成為其大股東。盡管談判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但這一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
類似的傳聞早在2015年就曾出現。當時,MISC澄清他們并未與Bumi Armada Bhd就“任何潛在交易”進行討論,該報道宣稱MISC可能持有Bumi Armada 65%的股份。
然而,與九年前的否認不同,MISC在回應當前合并傳聞時表示:“公司正積極探索任何能為股東增值的投資機會,若有實質性進展,將與相關利益者溝通。”
此前有媒體稱,MISC將剝離FPSO業務并入Bumi Armada,以換取相關股份。如果合并完成,Bumi Armada將成為全球最大FPSO船東之一。合并后,公司的FPSO數量將提升至15艘,僅次于擁有17艘FPSO的BW集團。
Bumi Armada目前運營三座FPSO:Armada TGTI、Armada Kraken和Armada Olombendo,并與其他公司共同擁有四座:Armada Sterling I、Armada Sterling II、Karapan Armada Sterling III和Armada Sterling V。而MISC則擁有八座FPSO:FPSO Bunga Kertas、FPSO Kikeh、FPSO Espirito Santo、FPSO Ruby II、FPSO Cendor、MAMPU 1 FPSO、Marechal Duque de Caxias和Eagle Veracruz。
此前的消息還指出,MISC和Bumi Armada將繼續尋找和評估商業機會,并未否認雙方合并FPSO業務的傳聞。
市場分析人士對兩家公司合并持樂觀態度,認為這將形成雙贏局面。ARMADA有望贏得更多Petronas的合約,而MISC通過持有ARMADA的股份,可以獲得更多FPSO合約收入。另有分析認為,Bumi Armada將是最大受益者,因為合并后其在國內有望獲得更多新合約。
Bumi Armada的最大股東是馬來西亞富豪阿南達,他持有公司34.58%的股份。傳聞他有意辭職,而印度塔塔集團的Shapoorji Pallonji Mistry似乎有興趣接任,他曾在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間擔任Bumi Armada董事會成員。其他主要股東包括Permodalan Nasional Bhd(13.25%)和Saluran Abadi Sdn(6.08%)。
截至今年3月底,Bumi Armada的總資產約為115.9億令吉。該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增長19.7%,達到2.4054億令吉,季度收入增長16.8%,達到6.3554億令吉,這主要歸功于Armada Olombendo FPSO和Armada Kraken FPSO的貢獻。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未來訂單量為97億令吉,另有高達103億令吉的可選延期。
MISC是馬來西亞國際航運公司,同時也是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持股51%),主要負責國家石油公司的運輸相關事務。公司建造并租賃船舶給石油巨頭、液化天然氣生產商、貿易商等。
MISC擁有上市石油和天然氣制造商馬來西亞海事重型工程控股有限公司 (MHB) 66.5% 的股份;MISC Maritime Services Sdn Bhd (MMS),提供海事服務、海事保險、港口和碼頭運營和管理等;Eaglestar Marine Holdings (L) Pte Ltd,提供船舶管理;以及 Akademi Laut Malaysia (ALAM),為海員提供培訓等。航運約占MISC 利潤的 83%。
公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長24% 至 7.599 億令吉,而去年同期為 6.129 億令吉,這得益于其大部分部門的收益增加。由于令吉兌美元走弱,本季度 (Q12024) 的收入從去年的 30.8 億令吉增至 36.4 億令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