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續下單20艘后,Danaos宣布收手不再訂造新船
2024-08-07 19:55:13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圖源/Danaos
全球最大的獨立集裝箱船船東之一Danaos在一連下單了總價值超過180億美元的20艘新造集裝箱船后,宣布暫時不打算訂造更多新船了。
暫停訂船
7月8日,Danaos宣布增訂5艘集裝箱船,兩家中國船廠揚子江船業和大連造船分別建造1艘和4艘。至此,公司共有16艘新船正在建造中。
而據該公司8月5日發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財報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了6艘集裝箱船訂單,包括1艘將在揚子江船業建造的8258TEU集裝箱船,以及5艘將在大連造船建造的9200TEU集裝箱船。因此,公司目前剩余的新造集裝箱船訂單增至17艘。由此可見,該公司在此期間又追加了1艘新造船,這也成為其自2022年以來的第20份新造船訂單。
就在公布了最新這筆訂單的第二天,首席執行官John Coustas表示,這將是該公司在可預見的未來的最后一份訂單。
8月6日,在討論Danaos第二季度業績的電話會議上,John Coustas告訴分析師,公司決定暫時停止訂造新船。
影響這家希臘船東暫停訂船的因素有:船廠船臺爆滿導致新造船交付日期延后,以及地緣政治局勢動蕩不安。
John Coustas表示,現在面臨的情況是,新船最早也要等到2028年以后才能交付,“我認為我們現在還不能走那么遠”,而且世界形勢也“不盡如人意”。
20艘新訂單
Danaos擁有近70艘集裝箱船和10艘散貨船。
此外,該船東還有17艘新造集裝箱船正在中國和韓國船廠建造中,其中有7艘8258TEU船舶在揚子江船業,1艘7165TEU和5艘9200TEU船舶在大連造船,2艘6014TEU船舶在青島揚帆造船,剩余2艘8010TEU船舶在DH造船。
預計這些新船將在2024至2028年間陸續完成交付:2024年交付3艘,2025年交付2艘,2026年交付3艘,2027年交付7艘,2028年交付2艘。
其最初的20艘新造船計劃中有3艘船已經交付,分別為大連造船交付的7165TEU的“Interasia Accelerate”輪和DH造船交付的8010TEU “Catherine C”輪和“Greenland”輪。
Danaos的所有新造船都將采用甲醇燃料預留設計,配備開環洗滌塔和船舶岸電裝置(AMP),并按照國際海事組織(IMO)的Tier III排放和能效設計指數(EEDI)第三階段標準建造。
Danaos已為其所有新造船確定了長期租約,按合同總租金加權計算,平均租期約為4.5年。
John Coustas指出:“好在我們已經完全有了保障,幾乎沒有負債,所以我們能夠為未來出現的任何機會保留彈藥。”
盡管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Danaos準備了充足的現金,但其新造船支出約有60%是通過貸款來解決的。首席財務官Evangelos Chatzis表示,總的來說,公司預計將籌集約12億美元貸款,為全部20艘新造船提供資金。
集運船隊增長創新高
Danaos宣布暫停訂船的時機剛好是集裝箱船隊增長勢頭強勁、創下15年來新高之際。
據BIMCO稱,自今年年初以來,集裝箱船隊的運力增加了160萬TEU。與一年前相比,運力增加了11%,達到2950萬TEU,是15年來船隊增長最快的一年。
盡管運力已經創下新高,但船東們仍在積極訂購新船。年初至今,已訂購了63艘總運力為40萬TEU的新船,訂單量與船隊運力的比率仍高達19%。據報道,近期海洋網聯船務(ONE)重返中國船廠增訂了10艘甲醇動力集裝箱船,據傳赫伯羅特等集運巨頭也都在尋求訂造數十艘雙燃料集裝箱船。
到2027年底,集裝箱船訂單量還將再增加430萬TEU。不過,BIMCO分析師也預測稱,由于貨運量的增長可能無法與新增運力相匹配,預計船舶拆解量將增加,從而抑制船隊整體運力的增長。此外,如果船舶最終能返回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對船舶的需求也將會下降。
在新造船運力的投入使用方面,前十大運營商占據了主導地位。其中,地中海航運引領了船隊運力增長潮流。自1月以來,其船舶運力增加了40萬TEU,達到600萬TEU。馬士基上半年船隊運力也增長了5.6%,主要得益于新造船的交付和租船的增加。
以百分比計,運力增長最快的是以星航運,上半年船隊運力增長了17.5%,其次是赫伯羅特,船隊運力增長了10.6%。陽明海運是上半年唯一一家運力縮減的前十大集運公司,這使得以星航運在Alphaliner的前十大集裝箱航運公司排名中上升至第九位。長榮海運上半年運力僅增長了2.8%,盡管接收了新造船,但也歸還了租賃船舶并出售了一些老舊船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