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猛!韓華海洋高錳鋼LNG儲罐集裝箱船獲得“總統獎”
18艘交付、18艘在建,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正在通過高錳鋼LNG燃料儲罐船舶提高韓國造船業的競爭力。
據韓國業界人士近日透露,韓華海洋建造的“搭載高錳鋼燃料儲罐的LNG雙燃料動力24000TEU集裝箱船”獲得了“2023大韓民國產業技術R&D大獎”的最高獎“總統獎”。這也是韓華海洋的艦船產品連續兩年奪得韓國“總統獎”,去年該公司自主設計建造的韓國海軍第一艘3000噸級柴電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島山安昌浩”號在“2022大韓民國產業技術R&D大獎”頒獎典禮上獲頒 “總統獎”。
“大韓民國技術大獎”由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主辦、韓國產業技術評價管理院(KEIT)等承辦,是從韓國國內開發并成功實現商用化的產品中,評選出技術成果突出、對韓國產業有巨大影響力的技術,一起共享產業技術研發成果而設立的,每年頒發一次。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韓華海洋此次能夠再次奪得“總統獎”,是因為該公司與浦項制鐵(POSCO)共同開發的高錳鋼LNG燃料儲罐的材料、設計、生產技術均實現了國產化,而且其性能非常出色。這是為了維持世界最高水平的技術力,韓華海洋果斷投資研發而取得的成果。
大型LNG燃料儲罐是環保燃料動力船以及整個LNG產業鏈的核心設備,技術標準極為嚴苛,且造價昂貴,占LNG船整套動力系統價格的約30%。LNG通常在零下163℃的超低溫環境下條件下儲存運輸,此前主要采用鎳合金鋼(9%Ni)、鋁合金、不銹鋼等作為LNG貨艙和燃料儲罐的主要材料。其中,9%鎳鋼是目前LNG儲罐制造中使用最多的鋼種。但是這些材料的缺點是價格較高、加工工序繁瑣、強度較低,因而在應用方面受到了制約。此外,如果產品中價格昂貴的鎳含量較高,那么產品成本將會大幅提高。
高錳鋼是指含錳量高達11~14%的合金鋼。全球的錳資源儲量豐富,金屬錳在國際原材料市場的價格波動較小,在供求方面具有穩定的優勢,高錳鋼的價格也比9%鎳鋼更具競爭力,其不僅在在零下196攝氏度的超低溫條件下可以保持理想的性能,而且強度高,耐磨耗性強,因此,高錳鋼作為LNG燃料儲罐的新一代材料一直備受矚目,世界主要造船廠、鋼鐵公司等為了搶占高錳鋼市場而展開了激烈競爭。
據國際船舶網了解,韓華海洋和浦項制鐵經過10多年的共同研發和工程驗證,合作完成了韓國型高錳鋼LNG燃料儲罐技術開發。2010年,浦項制鐵與韓華海洋開始進行高錳鋼的聯合研發,并在2013年成功研發出超低溫高錳鋼厚板產品。該型高錳鋼是含錳量高達11~14%的合金鋼,于2014年通過韓國產業通商部下屬國家技術標準院(KATS)認證,在2017年5月又通過了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標準認證。
2018年,韓國推動國際海事組織(IMO)出臺《經修訂的用于低溫環境的高錳奧氏體鋼應用臨時指南》,明確高錳鋼是能夠用作承載LNG的低溫鋼,同意高錳鋼應用于LNG運輸船和LNG動力船的液貨艙和燃料艙。同年12月,在IMO海上安全委員會第100次會議上,浦項制鐵自主開發的LNG儲罐用超低溫高錳鋼及應用技術正式登記注冊成為國際技術標準。2019年,高錳鋼被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批準用作陸上LNG儲罐,并通過了低溫材料性能測試,通過實際的項目運行證明了其性能和穩定性。
2022年6月16日,韓華海洋與浦項制鐵舉行了將高錳鋼LNG燃料儲罐安裝在LNG動力VLCC上的搭載儀式,成功搭載在為土耳其船東Advantage Tankers公司建造的2艘LNG動力VLCC上,這也是全球首制搭載韓國自主研發高錳鋼LNG燃料儲罐的VLCC,樹立了將高錳鋼材料應用于LNG燃料儲罐的里程碑。同年10月31日,韓華海洋舉行了將高錳鋼LNG燃料儲罐安裝在LNG雙燃料動力24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上的搭載儀式。
2023年9月20日至29日在倫敦舉行的IMO貨物與集裝箱運輸分委會(CCC)第9次會議上,浦項制鐵自主開發的液氨貨艙和儲罐用高錳鋼(High Manganese Steel) 及應用技術正式登記注冊成為國際技術標準。
截至目前,韓華海洋共承接了14艘VLCC、22艘集裝箱船等共36艘應用高錳鋼燃料儲罐的新船訂單,其中14艘VLCC和4艘集裝箱船已成功交付船東,其余18艘集裝箱船正在建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