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下全球80%訂單,這家中國船企為啥這么牛?
堪稱“海上超級冷凍車”的中小型LNG運輸加注船,是國際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船型。據克拉克森統計,目前全球10筆在手訂單中,中集太平洋海工獨攬8單霸氣登頂。
三個月前,中集安瑞科旗下中集太平洋海工成功交付的“海洋石油302”。作為我國首艘江海全域、冬夏全季液化天然氣運輸加注船,憑借創新設計與技術實力,經央視報道后迅速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
與傳統加注方式相比,LNG運輸加注船可以實現船對船加注,貨物裝卸與燃料加注的同步作業,縮短了船舶靠港時間,大大提升港口的國際競爭力。
隨著全球貿易和航運業蓬勃發展,LNG作為清潔高效能源越來越受到重視。
據克拉克森統計,2024年上半年新增替代燃料船舶訂單占訂單總量約30%,其中LNG動力船訂單達109艘。2023年全球船舶LNG加注量約100萬噸。權威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船舶LNG加注市場需求將超過1000萬噸,到2030年可達3000萬至4500萬噸。這也將直接帶動LNG加注船的發展。
液罐是LNG運輸加注船的核心裝備,LNG以甲烷為主要成分,需在-162℃低溫環境下才能保持穩定液態。一旦液罐發生泄漏,不僅迅速蒸發的天然氣與空氣混合可能形成爆炸隱患。更為嚴峻的是,船體鋼板經受極低溫的沖擊會發生脆裂,危及航行安全乃至釀成沉船災難,這對液罐設計與建造提出極高安全技術要求。
中小型LNG運輸加注船普遍采用獨立C型罐,中集太平洋海工作為全球C型罐工程領導者,憑借自主研發的獨立C型罐設計,打破國外長期壟斷,率先填補國內設計技術空白。
C型罐作為壓力容器,好比家用高壓鍋,兼具耐壓及高密封性高安全性,充分保障航運高效安全。
-162℃如果普通鋼與LNG接觸,它會脆得像干脆面一樣。而九鎳鋼即使在-196℃液氮超低溫環境下都不會脆,被譽為“鋼鐵鉆石”,是制造LNG儲罐的理想材料。然而,我國九鎳鋼板長期依賴國外進口,不僅價格高昂,而且交貨周期長,儲罐用鎳鋼的供應如同掐在液化天然氣產業“脖子”上的“手”,制約中國能源結構的調整。
中國要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必須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2012年,中集太平洋海工與國內鋼廠聯合,突破重重技術瓶頸,從實驗室走上了生產線,成功實現高端海洋裝備制造用的九鎳鋼國產化替代,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九鎳鋼國產化之后,材料成本降低超20%,為每艘船建造節省上千萬元,牢牢掌握行業競爭主動權。2022年LNG船用燃料罐訂單激增,面對國產九鎳鋼價格波動,中集太平洋海工前瞻性地研發出新材料高錳鋼的加工、焊接工藝,并應用于LNG燃料罐項目。今年7月已完成實船產品,成為國內首家成功應用高錳鋼的船用罐廠。
九鎳鋼焊接是LNG液罐建造中的關鍵技術,其工藝水平直接決定儲罐的使用壽命。中集勇于不斷開拓創新,近日,公司新研發的爬行焊接機器人自動焊接工藝已經上線。
通過精確控制和優化焊接參數,實現了高精度焊接,為液罐焊縫質量筑牢防線。多年來,中集在船用液罐的類型、造型、工藝、容積等方面不斷突破,對三耳罐建造、鎳系低溫鋼研發、大直徑氣室建造、PU噴涂絕緣,大型液罐吊裝運輸工藝等多項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贏得多項國內首創。其中,三耳罐建造為世界首創。
步履不停,攀登不止,中集矢志以科技創新為翼,成為全球航運行業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的領航者,引領行業破浪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