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世界航商大會:DNV聚焦脫碳與人工智能
11月18日,DNV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艾瑞民(Remi Eriksen)出席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2024世界航商大會(WMMF),并發表了題為“低碳化對航運產業的影響”的主旨演講。艾瑞民介紹了海事行業實現國際海事組織(IMO)2030脫碳目標的路徑以及全球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的重大挑戰。他指出,人工智能(AI)在應對行業復雜性、優化運營和加速脫碳創新方面可以發揮關鍵作用。
艾瑞民介紹,DNV 2024版《面向2050年的海事展望》報告表明,到2030年,通過能源效率措施全球船隊可以減少16%的排放,這樣僅需使用全球生產的碳中和燃料的10%即可實現IMO的2030減排目標。換句話說,如果無法實現接近16%的能源節約,要達成IMO 2030目標將會十分困難。此外,根據DNV發布的第八版《能源轉型展望》報告,盡管今年全球能源生產和使用的排放量將達到峰值,排放量的下降速度還是過于緩慢,無法實現2050年凈零目標。DNV預測顯示,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可能會上升至2.2攝氏度。他強調:“仍需盡一切努力將全球變暖控制在低于2攝氏度的水平。”
艾瑞民重點談到AI對脫碳的作用。首先AI可以提升能源效率,并應對復雜的情形。例如識別船舶排放數據模式,找出船隊數據中的關聯,幫助確定應優先節省能源的環節,或者改進航線規劃等等從而實現節能目標;AI還可以在港口操作中,幫助改善物流,或優化貨物處理的計劃。此外,AI可以加速創新。例如助力我們開展新型材料、零部件與系統的設計及工程建構工作,進而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性能表現與耐用程度。同時,它也可以用于現有技術的改良升級——例如DNV將AI與跨度達25年之久的船舶數據集以及技術計算相融合,由此打造出創新性解決方案,以獲取更為深入的洞察和認知,諸如“基于計算機視覺的船體檢測技術”和“鋼鐵神經”等。
他認為,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增強人類潛能來提升人們的能力——增強我們的技能、智力和創造力,但也指出其無法替代人類的判斷、價值觀或道德準則。“它是一個需要我們認真引導的合作伙伴,”艾瑞民表示。DNV已投資開發可信的AI解決方案,并于去年11月發布了全球首個關于如何保障人工智能賦能系統可信度的推薦做法。艾瑞民補充道:“我們擁有實現智能、高效能源未來的技術,但需要大膽且智慧的政策來釋放這一潛力。”
在主論壇上,DNV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經理科萊(Norbert Kray)應邀主持了“數智減碳”聯合體(Smart Carbon Reduction Consortium)成立儀式,中國區海事智能中心總監劉小峰也參加了聯合體成立儀式。艾瑞民參加了航商ESG評價標準發布會。
科萊表示:“創辦三年來,世界航商大會已經成為業界公認的具有影響力的品牌。DNV很榮幸參與其中,共同推動可持續全球航運鏈的繁榮和進步。”
世界航商大會由招商局集團牽頭創辦,聯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國際航運公會(ICS)和香港船東會(HKSOA I)共同主辦,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香港航運界聯誼會協辦,招商輪船具體承辦,迄今已在香港港成功舉辦了三屆。其宗旨是構建強大的平臺載體,持續推動航運產業鏈優化升級。
本次大會和香港海運港口局主辦的第八屆“香港海運周”同期舉行,產生協同效應。而DNV作為世界航商大會和香港海運周的積極參與者在一周內組織和參與了多個重要活動,展示了其推動海事行業可持續實踐的承諾,同時支持全球利益相關方共同邁向脫碳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