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船強國的推進“燃料”:人民幣結算
2024-11-19 19:33:10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盡管美國政府通過301調查、加征關稅等手段對中國造船業施壓,但并未影響其持續向好的發展勢頭。近期中國造船業又迎大單,且以人民幣結算
中國造船業已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在全球造船業大幅衰退20%的情況下,中國造船業逆勢增長;按載重噸計,2023年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在全球市場中所占份額分別為50.2%、66.6%和55%。
近年,美國一直嘗試打擊中國造船業。首次任期內,特朗普通過對中國加征關稅的方式打擊中國船舶制造供應鏈。2024年上半年,拜登政府對中國造船業啟動301調查,這是美國對中國造船業政策和做法的不公平性進行調查的一種手段。
面對世界第一強國的施壓,中國造船業遇“強”更強。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今年前9月,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繼續實現同比增長。更具里程碑意義的是,近期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滬東中華造船)聯合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中船貿易)與全球最大獨立集裝箱船租賃船東加拿大塞斯潘(Seaspan)在上海簽訂了6艘13600TEU型集裝箱船建造合同,首次以人民幣結算。
造船領域專家告訴《航運交易公報》:“中國已是造船強國,通過人民幣結算恰合時宜。”
造船業指標持續走強
中國造船業近年來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2023年,在18種船型中14款船型的接單量位居全球第一。造船業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占世界總量的50.2%、66.6%和55.0%,市場份額首次全部超過50%。
今年,中國造船業再接再厲。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最新數據,前9月造船完工量為3634萬DWT,同比增長18.2%;新接訂單量達8711萬DWT,同比增長51.9%;手持訂單量達19330萬DWT,同比增長44.3%。這些指標在全球總量中的占比分別為55.1%、74.7%和61.4%,市場份額續超50%。
中國政府的“海洋強國”戰略為中國造船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持,并在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持續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從國產航母到大型郵輪,中國造船業實現多個船型從“0”到“1”再到“N”的跨越,形成了船海產品全譜系總裝建造能力。這種技術實力的提升是中國企業接連拿到國際造船新訂單的關鍵所在。由于中國造船業已形成集群效應,再加上產業鏈的完善,為中國造船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并為中國造船業取得成本優勢。
反觀美國造船業,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價格昂貴導致美國造船企業在民用造船市場上逐漸失去競爭力。但對其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的,是美國于1920年頒布的《瓊斯法案》。該法案要求所有在美國港口之間航行的船舶必須由美國制造,并在美國登記注冊,船員也必須是美國公民!董偹狗ò浮分械谋Wo主義政策使得美國造船業缺乏競爭,船廠的生產效率和創新能力受到抑制。由于缺乏國際競爭,造船廠在成本控制和技術進步方面的動力不足,造船成本持續上升。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美國造船廠的成本比亞洲高出4倍以上,導致美國同類船舶的造價顯著高于其他國家。例如,美森輪船(Matson)在費城造船廠訂造的單艘船舶造價高達2.09億美元,而亞洲船廠的建造價格則不到其20%,這使得美國造船企業難以與成本較低的亞洲競爭對手抗衡。在過去幾十年里,美國的商用船舶產量已不足世界總量的1%,全球排名跌至第19位。此外,美國的產能僅為全球造船市場的0.13%,遠低于中國、韓國和日本。
人民幣結算恰逢其時
美國造船業逐漸式微,中國造船業卻在蓬勃發展。近期,全球造船領域出現一筆引入注目的訂單,特別之處在于其首次采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10月18日,作為全球最大的獨立集裝箱船租賃船東,Seaspan與滬東中華造船、中船貿易簽訂6艘自主研發的13600TEU型集裝箱船建造合同,金額達150多億元,并首次采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緊接著,滬東中華造船與中遠海運集團簽訂一份6艘同型船造船合同,也以人民幣結算。此外,新加坡航運巨頭Eastern Pacific Shipping Pte. Ltd.(EPS)在江南造船訂造的6艘150000立方米級全球最大極大型乙烷運輸船(ULEC)也將采用人民幣結算,這是EPS自成立以來第一筆非美元結算的新船訂單?死松瓟祿@示,類似規格的ULEC造價約為2.07億美元/艘,以此計算,江南造船這6艘ULEC訂單的總價值將超過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19億元)。此外,東方海外與Seaspan簽訂租船合同,其作為承租方將以不超過112億元的總金額向Seaspan租賃6艘13600TEU型新建集裝箱船。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中的份額已經從2010年的0.92%上升至2023年的2.31%,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造船領域專家認為,這是中國經濟實力提升和人民幣國際化推進的生動寫照。對中國造船廠而言,使用人民幣結算的好處是多方面的。以人民幣結算不僅減少了船廠因匯率波動而面臨的風險,還能簡化結算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根據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的數據,通過直接使用人民幣,交易雙方可以避免兌換外幣時產生的手續費和匯率損失,每年可節省數十億美元的交易成本。
在這一背景下,融資租賃公司正嘗試發揮更大作用。不久前,工銀金租與Seaspan正式簽署3艘13600TEU大型集裝箱新造船融資租賃項目合作協議,總金額約35億元,這是迄今為止單體金額最大的人民幣國際化船舶融資租賃項目。造船專家告訴《航運交易公報》,在國際貿易中,貨幣兌換是不可避免的環節,匯率的波動往往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財務成本。而當貿易雙方選擇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時,便可直接以人民幣進行收付款,避免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兌換成本和不確定性,從而顯著降低其給造船企業帶來的損失。由于一艘船的建造周期通常在2~3年,如果不以本幣結算,中國造船企業將面臨與建造時長一致甚至更久的兌匯風險。
據悉,近期以人民幣結算的加拿大船東Seaspan和新加坡船東EPS的訂單均由中國金融機構融資、中國船廠建造,最終租給中國船東。EPS和Seaspan均與中國企業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加上當前造船市場屬于賣方市場,使用人民幣結算可謂恰逢其時。
訂單結構或生變
中國造船業發展勢頭良好,但需要留意特朗普2.0時代對訂單結構帶來的影響。
一方面,如果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更高的關稅,中國外貿企業的盈利空間將受到擠壓,這可能會促使企業加速出海,從而影響中國造船業的訂單結構。比如中國直航到美國的大型集裝箱船舶數量或將減少,更多鏈接美國的貿易可能需要從墨西哥中轉,從而刺激中型集裝箱船的需求。
但造船專家認為,這方面的影響可能是間接、漸進、延后的。當前大型箱船手持訂單比例居高不下,后續數量會有所回落,但很難說明與特朗普關稅政策有直接關系。
另一方面,中國造船業需要適應新的海外市場拓展需求,對船舶的功能和成本效益提出新的要求。這可能會促使中國造船企業研發和建造具有多功能貨艙、可快速轉換裝卸模式的新型船舶,以滿足不同港口?亢拓浳镅b卸條件的需求。
競選期間,特朗普表示其執政期內將集中精力提振美國經濟,減少對海外軍事行動的支持,這可能也會影響全球航運格局。對中國造船業來說,需要建造更多適應新航線特點的船舶。例如能夠應對更長航程、不同海域條件的船舶,這就要求中國造船企業加強對船舶船體結構、防腐技術以及節能動力系統的研發。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曾對全球航運業綠色發展轉型表示“不屑”。2020年,特朗普在首次任期內退出《巴黎協定》。
該協定是全球氣候治理領域的重要里程碑,旨在努力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增幅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并要求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其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低碳發展。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一,美國的退出意味著國際社會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減排參與者,將對全球氣候融資產生負面影響。
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并支持化石燃料,可能會改變全球船舶市場對綠色船舶的需求節奏。造船專家進一步分析了特朗普執政后對船舶綠色轉型的影響:“從宏觀來看對于航運綠色轉型帶來困擾,落實到集裝箱船訂單上可能是更堅定地使用LNG動力,對甲醇動力船不利。當然影響最大的是液化氣船,尤其是影響美國LNG和LPG、乙烷的出口政策。”
不過另有專家認為,特朗普對氣候政策的“倒退”觀念或給中國造船業更多時間鉆研綠色技術,利用自身在綠色造船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尤其是那些重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