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克森研究:特朗普任期的航運市場解讀
2024-11-09 19:49:36
來源:克拉克森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充滿懸念和波折的美國大選剛落下帷幕,但市場已開始評估新一屆美國政府未來在關稅、政策和地緣政治方面的可能變化對航運業的潛在影響。
我們認為判斷競選綱領以及言論中哪些能變成未來可執行的政策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克拉克森研究在隨后也將持續發布專題報告,為中文研究客戶做進一步解讀。
美國在航運業中的地位
克拉克森研究統計,美國占全球海運出口的7%,其中主要是能源類商品。與上屆特朗普政府執政時期不同,目前美國是能源凈出口國;同時美國占全球海運進口的 5%,集裝箱貿易占 13%。隨著美國能源出口的增加, 中美雙邊貿易量約占全球海運貿易的 1.4%。美國造船產能持續維持低位,船隊船東自有運力占比為 4%。 但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政治 “超級大國 ”以及航運業的主要貨幣——美元的發行國,美國政策的重大變化對全球航運業的影響不可小覷。
貿易戰2.0?
特朗普的競選綱領之一就是對美國以外的進口商品征收高額關稅,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商品。毫無疑問,后期美國加征關稅的可能性大幅增加,這將直接影響中國對美出口,涉及范圍會更加廣泛且潛在帶來更大的影響?死松芯拷y計,2018-19年中美貿易戰導致全球噸海里貿易同比僅下降0.5%,其中糧食、鋼材、整體干散貨貿易和集裝箱貿易同比分別下滑5.2%、0.7%、0.6%和0.4%。部分貿易需承擔額外的關稅成本,“替代品”貿易出現增長;由于大量商家搶先發貨,集裝箱貿易在加征關稅前出現激增。
2019年美國實施的關稅政策大部分目前依然在執行,自此開始美國和中國的供應鏈/出口目的地的多元化趨勢都持續加深。
當前克拉克森研究對中美貿易主要細分市場的初步影響分析:
在制造業“制成品”貿易方面,目前克拉克森假設的基準情境是額外加征關稅會一定程度拖累貿易增長,但不會導致其徹底停滯(如集裝箱貨物,汽車等),且需關注在此輪新關稅政策實施前出口是否會激增。
在“散裝”貨物貿易方面,克拉克森認為糧食和小宗散貨的貿易可能會出現波動。過去幾年美國能源生產及出口持續激增,預計政府將繼續提供支持(例如LNG出口許可證批準),但出口目的地存疑(“貿易戰“時期,中國也通過減少進口美國LNG來應對)。
盡管造船業在競選中被提及,但當前不太可能被美國政府“優先針對”。共和黨的政策通常側重于支持美國本土企業,但其激進的政策將增添美國經濟、利率和貨幣市場的波動性和風險性。但我們也認為會帶來部分機會,比如中國會發布新的刺激政策來應對海外風險。
地緣政治
俄烏沖突和紅海事件已經對全球航運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自美國大選后,原本復雜動蕩的中東局勢或將進一步升級,需要持續關注美國對伊朗的相關政策,如制裁措施是否進一步升級等。此外,即使俄烏沖突最終結束,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看起來也不太可能發生實質性改變。另一方面,此次大選的結果也被視為貿易保護主義將進一步升級,盡管制造業回流(即制造業回歸本土)和近岸外包仍需要時間?傮w來看,未來全球海運貿易增長同時,將伴隨著不確定性以及復雜性持續上升。
綠色轉型
特朗普主張開發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能源,全球氣候治理或將面臨挑戰,IMO減排目標進程潛在放緩,影響美國在該組織中的地位。不過綠色轉型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機遇,且當前氣候進入“緊急狀態”,未來轉型趨勢依然顯著。以海上風電為例,雖特朗普政府對海上風電發展的支持力度不及拜登政府,此前預計到2035年美國海上風電投運規模有望達到36吉瓦,而現在三分之二項目或面臨延期/取消風險?死松芯款A計,全球投運規模來看,潛在受影響海上風電項目僅占5%左右。并且在特朗普第一任期間,仍有一定項目投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