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簽超200億大單!人民幣結算成市場新風向?
人民幣結算造船大單再+1!全球最大獨立船東EPS決定為其在江南造船的6艘全球最大乙烷運輸船大單采用人民幣結算。
隨著中國造船業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人民幣結算訂單數量正逐步增長,顯示出全球市場對中國造船能力的認可以及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支持。
超85億元!EPS全球最大乙烷運輸船訂單將采用人民幣結算
據貿易風消息,新加坡航運巨頭Eastern Pacific Shipping Pte. Ltd.(EPS)在江南造船訂造的6艘150000立方米全球最大極大型乙烷運輸船(Ultra Large Ethane Carrier,ULEC)將采用人民幣結算。這是EPS自成立以來第一筆非美元結算的新船訂單。
EPS于今年8月與江南造船簽訂6艘ULEC建造合同。根據中國船舶當時發布的公告,這批新船將在2027年內交付,合同金額因涉及商業秘密豁免披露。
作為參考,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EPS于10月初在HD韓國造船海洋訂造的類似規格2艘ULEC,每艘造價約為2.069億美元。以此計算,江南造船這6艘ULEC訂單總價值將超過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19億元)。
EPS在江南造船和HD韓國造船海洋訂造的8艘ULEC全部將由浙江衛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租賃。在江南造船的訂單簽署后,8月28日衛星化學宣布,其董事會同意公司與EPS旗下單船公司洽談簽訂6艘ULEC租賃協議,租期15年,用于為α-烯烴綜合利用高端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及公司貿易業務提供物流運輸服務。
而在10月初HD韓國造船海洋的訂單簽署之后,衛星化學又于10月9日宣布將與EPS洽談2艘ULEC租賃協議,租期同樣為15年。
消息人士稱,EPS在江南造船的訂單將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融資,“這是一份人民幣結算新船訂單、人民幣結算租船合同和人民幣融資”。
據了解,EPS是一家在航運業擁有60年卓越歷史的知名公司,為全球最大的獨立船東之一,總部位于新加坡,擁有6000名海員,450余名岸基員工,管理著由270多艘船舶組成的多元化船隊,包括:散貨船、集裝箱船、汽車船、油船、油化船、LPG、LNG,總載重噸達2800萬噸,平均船齡不超過10年,其中雙燃料船舶80余艘。另外,EPS還持有超100艘新船訂單,將于未來五年內陸續交付投入運營。
EPS訂造的ULEC是全球最大的乙烷運輸船。該項目使江南造船成為全球第一家承接15萬立方米級ULEC的船廠,拓展了江南造船液化氣運輸船的型譜,對于后續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具有積極作用。
據了解,該型船是江南造船順應國際最新乙烷運輸船設計理念、完全自主研發設計的最新一代極大型乙烷運輸船,滿足目前最新規范規則,具有可靠、節能、環保等特點,綜合經濟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貨物圍護系統采用法國GTT公司的Mark III薄膜式圍護系統,并以路易斯安納州的州花“MAGNOLIA(木蘭花)”命名。該型船能夠最大限度利用美國乙烷終端水域條件從而達到艙容的最大化。入級美國船級社(ABS),配置的貨物圍護系統能夠適應裝載乙烷、乙烯和液化石油氣(LPG),同時具備LNG 就緒(LNG Ready)的能力,為船舶在整個生命周期里提供了最大的貨品裝載靈活性和適應性。
人民幣結算大單不斷增加,中國造船業加速崛起
江南造船和EPS的訂單有望成為今年以人民幣結算的最大造船訂單,超過10月滬東中華從兩家船東處接獲的各6艘13600TEU大型集裝箱船人民幣結算訂單每筆約75億元的金額。
據了解,滬東中華在10月18日與全球最大獨立集裝箱船租賃船東加拿大Seaspan公司簽訂6艘自主研發的13600TEU大型集裝箱船建造合同,短短十天之后又在10月28日與中遠海運集運簽訂了6艘13600TEU集裝箱船建造合同,這兩份訂單都將以人民幣結算,金額達到150多億,為人民幣國際化作出了新貢獻。特別是中遠海運集運的訂單匯集了“中國船東、中國船級社、中國船廠、人民幣結算”四大中國元素,彰顯兩大央企攜手為我國海洋強國、航運強國建設貢獻船舶與航運力量。
以人民幣結算的新造船大單不斷增加,體現出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規模日益擴大,人民幣國際地位不斷提升。采用人民幣結算有助于船廠減少匯兌風險,增強盈利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也有利于船東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貿易效率。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4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貨物貿易收付中人民幣結算占比不斷提高。2023年,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金額的比例為24.8%,2024年1-8月,這一比例升至26.5%。
此外,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也取得了新進展。報告顯示,今年前8個月,主要大宗商品貿易人民幣跨境結算金額合計為1.5萬億元,同比增長22.7%。目前,中國已上市原油、鐵礦石等24個國際化期貨和期權產品,引入境外交易者,為大宗商品交易人民幣計價結算提供定價基準。
近年來,中國造船業正在加速崛起。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作為全球最大造船國,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造船三大指標實現同比增長,其中造船完工量363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8.2%;新接訂單量871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1.9%;截至9月底,中國造船廠手持訂單量為1933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4.3%。
雖然目前人民幣結算訂單占比依然非常小,但來自EPS和Seaspan這樣的國際知名船東的大單很可能預示著,將有更多船東在訂造新船時選擇人民幣結算。
有航運業人士認為,以人民幣結算合同的勢頭正在增加,“擁有中國租約并以人民幣收取租船費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這意味著你可以用租約中的人民幣償還債務,這樣你就不用承擔全部的貨幣風險”。
不過,船舶經紀公司Banchero Costa的分析師Ralph Leszczynski表示,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所占的份額從1%增長到2%是可能的,但考慮到中國現有的資本管制以及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日益惡化的地緣政治關系,短期內人民幣結算訂單所占比例不太可能有明顯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