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克森研究報告:新造船市場當前周期運行特點
2024-11-15 20:14:39
來源:克拉克森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周期對比“2005-2008” VS “2021-2024”
克拉克森研究統計2021年至今不到四年時間里,全球航運市場凈收益已超過上一輪周期峰值(2005-2008年)水平。在不考慮資金成本的前提下,2005-2008年間,全球貨運船舶運費收益扣除運營成本后,總計6720億美元。航運運費市場自2021年開啟周期上升,2021年至今3年10個月期間內,運費凈收益為8410億美元。
克拉克森研究統計,同期全球新造船投資額僅為上一輪周期投資總額的八成。在全球船隊規模已較2008年的規模擴張一倍的當下,未來全球新造船投資依然潛力巨大。
可以說每一輪周期都有其不同之處。對比上一輪周期,此輪新造船市場周期上漲行情有幾點顯著特點。做以下幾點摘要:
周期特點1:細分船型市場的分化擾亂訂單節奏,導致訂單分布不均衡
克拉克森研究運費市場追蹤各細分船型表現,運費市場最早在2021年被集裝箱船的強勢上漲帶動,集裝箱船新船投資增長;隨后2022年,集裝箱船、氣體運輸船訂單批量上升;2023年開始油輪訂單投資興趣增加?v觀主要船型板塊,散貨船訂單雖然較2020年的低點略有增加,但遠不及其它板塊訂單。
以目前手持訂單占各自船隊比指標來看,氣體運輸船、集裝箱船占比較高。其中集裝箱船已連續兩年迎來交付高峰。今明兩年,氣體運輸船和(非主流批量船型訂單中的汽車運輸船)的交付也明顯加快。
周期特點2:訂單集中在大型船舶和大型船東,未來中小型船舶和中小船東需求值得關注。
此輪訂單集中于大型船舶,其中集裝箱船訂單以大箱船為主,約80%為12,000 +TEU;LNG運輸船訂單大型化趨勢也非常明顯,27.1萬立方米的QC-Max船成為焦點。這部分大型高附加值船舶訂單迅速擠占大型船廠船位。
另一方面,新船投資更加集中于少數經驗豐富的頭部船東。相比較老舊二手船買賣市場,對于投資者來說,新造船市場的進入門檻顯然更高?死松芯拷y計,當前手持訂單以船舶噸位計,超過一半在排名前50名的船東手中。受益于大型船東的規模效應,現金流充沛,以及融資渠道的資金支持,幫助船東更快的作出投資決定。此外,大型船東也通常面臨更大的綠色環保轉型壓力,更傾向在綠色技術投資方面起表率(見下一段)。
周期特點3:綠色船舶技術投資增加,新船訂單中替代燃料和節能裝置安裝比例不斷上升。
克拉克森研究統計,以船舶噸位計,替代燃料在新造船手持訂單中占比已達50%。從船型看,氣體運輸船、汽車運輸船中替代燃料動力接近100%;集裝箱船的替代燃料方案也為主流;而油輪和散貨船訂單中替代燃料占比較低,這兩種船型運輸路線較為分散,船東集中度低,中小船東數目眾多。
除替代燃料外,建造階段的節能裝置安裝已基本成為新造船的標配?死松芯拷y計,2016年以來建造船舶中一半以上配備節能裝置,年初至今交付船舶中多數實現一種以上類型節能裝置的安裝。
周期特點4:新造船價格強勁上漲,造船產能為主要制約因素。
克拉克森新造船價格指數較2020年底低位上漲45%,名義價值已接近2008年的峰值水平。船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為船廠船位緊張?死松芯拷y計船廠手持訂單覆蓋率已從2.6年上升至3.7年,多數船廠2027年船位緊張,部分船型接單已排期至2029/30年。
船位緊張的背后是全球造船產能的下降?死松芯空J為上一輪周期中,造船產能在2011年達到峰值。2011年之后,航運業造船市場經歷了漫長的淘汰過剩產能過程,至2020年產能下降40%。當前造船產能逐漸增加,但對比上一輪周期,克拉克森認為全球除中國以外不具備大量的產能重啟和擴張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