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韓船廠如何應對?巴西國油將啟動11座FPSO
2024-12-16 19:25:22
來源:SinorigOffshore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巴西石油公司打算在 2029 年的五年期間投入 1110 億美元,比當前 2024 年至 2028 年商業計劃中的 1020 億美元增長 9%。其中770 億美元(占總額的69%)用于上游支出, 79 億美元用于資助勘探活動,以補充石油儲備。公司的日產量將從目前的268.9 萬桶油當量提高到320 萬桶油當量。
新的投資無疑會支撐公司日新月異的FPSO事業。據了解,公司在2025年和2027年三年期間將投入11座FPSO,其中 Buzio 6 (P-78), Buzios 8 (P-79)和MERO 4將于2025年投入使用Buzios 9 和 Buzios 10 (P-80和P82)與2026年投入使用,Seap I, Seap II, Sepia 2 (P-85), Atapu 2 (P-84), Buzios 11 (P-83) 和Revit Albacora將于2027年投入使用。
這些FPSO的本土化要在25%到40%之間,其中Mero 4最高為40%, Buzio 6 (P-78)、 Buzios 8 (P-79)、Buzios 10、(P-80、P82)和Buzios 11 (P-83)本土化均為25%,Seap 2、Atapu 2 和Sepia 2 為30%。
巴西《石油法》(Law No. 9478/1997)規定,國家石油資源的開發必須促進國內產業發展,增加就業,并推動技術轉移。本土化要求是為了落實這一政策目標,通過優先使用巴西國內的產品和服務支持經濟發展。
巴西國油的本土化指標由ANP制定并監管。ANP在油氣開發合同(如生產分成合同和特許權合同)中規定了不同階段的最低本土化比例,包括勘探、開發、生產和運營。這些比例因項目類型、地理位置(如鹽下層開發)、技術復雜性等因素而異。
在制定FPSO本土化要求時,巴西國油會根據項目的經濟條件和實際可行性進行評估。例如,考慮到巴西本地船廠和供應商的生產能力、成本競爭力以及交付時間等因素,確定具體的本土化目標。FPSO建造可能要求在巴西完成模塊的制造和集成,或者部分船體的建造。
通過與國際供應商合作,巴西國油確保在滿足本土化要求的同時引入先進技術。這種方式既能實現本地產業參與,也能通過技術轉讓提升巴西的自主開發能力。
對于某些技術高度復雜或本地供應鏈無法滿足的項目,ANP允許特定豁免,但需要經過嚴格審查和批準。這種靈活性保證了項目進度和經濟效益,同時避免對本土化的盲目追求。
巴西FPSO本土化要求因項目而異,主要是因為項目的特點、地理位置、技術復雜性、本地供應鏈能力等多方面的差異性。不同FPSO項目的規模、技術需求、以及設備復雜程度會直接影響本土化要求。
高復雜性項目(例如鹽下層開發的FPSO)需要先進的技術和特定的設備,而這些可能在巴西國內無法完全實現,因此本土化比例可能較低。小型項目或低復雜性項目則更傾向于實現更高的本土化率。
據悉,巴油正在招標的P-86 FPSO (Marlim Sul-Marlim Leste FPSO)本土化為22%,最多七個上部模塊以及集成必須在巴西進行。
投標將主要根據最低價格進行評估,確保具有競爭力的定價,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地內容以遵守法規。巴西石油公司有權先與最低投標人談判;如果談判失敗,他們將轉向下一個最低投標人。
新加坡和韓國船廠如何解決巴西FPSO本土化要求?
新加坡SEATRIUM在滿足巴西國油(Petrobras)FPSO建造的本土化要求方面采取了多種策略,以平衡項目需求、成本控制和法規遵從。這些策略主要集中在本地化合作、模塊建造分工、供應鏈整合以及技術轉移等方面。
SEATRIUM通過其在巴西的造船廠(例如位于里約熱內盧的Estaleiro BrasFELS船廠)作為本地化執行的核心。BrasFELS船廠是巴西最大的船廠之一,擁有處理FPSO模塊組裝和集成的能力,符合巴西的本地化政策。該船廠專注于執行FPSO模塊的集成、調試和船體改造等工作,從而提升本地化比例。
技術難度較高的模塊(如上部設施、壓縮機模塊)在新加坡完成建造,確保技術質量和工期。本地化比例較高的模塊(如生活區、管道系統等)在BrasFELS船廠建造,最大限度利用巴西本地資源和勞動力。通過這種方式,既滿足了Petrobras的本地內容要求,又保證了高質量組件的生產。
SEATRIUM深度參與巴西本地供應鏈,促進與巴西企業的合作,實現零部件與材料采購本地化,優先采購巴西制造的鋼材、管道、儀器設備等符合要求的產品。
另外,公司與本地分包商(如電氣工程、焊接與涂裝服務商)合作,提升項目的本地化參與度。SEATRIUM通過BrasFELS船廠的大規模本地勞動力招聘和培訓項目,提升本地化比例。
同時,公司提供技能培訓和崗位指導,幫助巴西工人掌握FPSO建造所需的焊接、涂裝和模塊組裝技術,引入新加坡的技術管理團隊與巴西員工合作,確保高效執行項目,同時完成技術轉移,通過創造就業機會,有效滿足巴西政府對本土化的社會經濟要求。
對于一些技術高度復雜或巴西本地暫時無法供應的組件,SEATRIUM采取靈活的方式, 如
向巴西國家石油、ANP申請豁免政策,允許進口部分特殊設備,同時確保不影響整體本地化比例。在滿足基本本地化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國際供應鏈的支持實現項目的順利交付。
SEATRIUM還注重通過FPSO項目推動巴西本地造船和海工行業的技術升級, 與巴西技術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合作,培養海工建造領域的人才。在BrasFELS船廠不斷升級設備和技術能力,使其逐步能夠承接更高技術要求的FPSO模塊建造工作。
SEATRIUM通過以上策略,在多個FPSO項目中成功滿足巴西國油的本土化要求,例如:FPSO P-68和FPSO P-70:在BrasFELS船廠完成大部分模塊集成與調試,順利實現交付。FPSO Sepetiba和FPSO Almirante Barroso:利用模塊化建造和本地勞動力,有效提高了巴西本地化比例,同時按時完成交付。
韓國船廠在應對巴西國油(Petrobras)FPSO本土化要求時,采取了全球化制造與本地化協作相結合的策略。由于巴西本土化政策對FPSO項目的勞動力、材料、設備、和服務有明確比例要求,韓國船廠通過以下措施實現合規并確保項目高質量完成。
三星重工業、現代重工和韓華采用了模塊化建造策略,將復雜制造任務與本地化需求進行有效分配。技術含量較高的核心模塊(如上部設施、壓縮機模塊)在韓國國內建造,確保技術標準和生產質量。對于滿足巴西本地能力的模塊(如生活區模塊、基礎結構),在巴西完成制造或安裝。
模塊在韓國制造完成后運至巴西,由巴西本地船廠進行組裝和集成,以增加本地化參與比例。通常與巴西大型造船廠(如BrasFELS或EAS)合作,共同執行模塊的組裝和調試工作。在巴西沒有自有船廠的情況下,租賃巴西本地造船設施以完成最終的組裝、調試和交付。韓國船廠派遣技術團隊常駐巴西,協助本地廠商提升建造效率和技術能力,同時確保合規性。
另外,韓國船廠通過整合巴西的供應鏈資源來滿足本土化要求,優先采購符合巴西國油規定的本地材料和設備,如鋼材、管道、電氣設備等,同時與巴西本地分包商合作,提供電氣安裝、焊接和涂裝等服務,提升本地化比例。
在全球供應鏈基礎上,設置專門的巴西采購團隊,與巴西本地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確保項目材料合規且供應及時。此外,韓國船廠大力招聘和培訓巴西本地工人,增加巴西國油要求的本地化人力參與比例,雇傭巴西本地員工參與FPSO建造的管道安裝、焊接、涂裝等工作。韓國技術團隊對本地工人進行技能培訓,包括船體建造、模塊安裝和調試等領域,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韓國派駐工程師與管理團隊負責質量控制和項目協調,與本地勞動力形成互補關系。
與此同時,韓國船廠通過項目實施逐步幫助巴西發展本地造船和海工能力,將部分核心技術轉移至巴西本地合作廠商,以提升其自主建造能力,為本地企業和技術學校提供專項培訓,促進巴西工程技術人員的發展。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為后續FPSO項目奠定基礎,增強本地造船能力。
韓國船廠通過上述策略成功交付了多個滿足巴西本土化要求的FPSO項目。三星重工在FPSO Cidade de Ilhabela 和 Cidade de Maricá 項目中,核心模塊在韓國建造,而模塊集成和調試在巴西完成,成功實現高本地化比例,F代重工通過與巴西船廠合作,交付了多個FPSO項目,滿足了巴西國油對模塊建造和人力本地化的要求。大宇造船利用模塊化建造和本地合作模式,降低了復雜系統的生產難度,并按時交付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