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征關稅?美國消費者買單!
2024-05-15 19:53:42
來源:航運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運界網消息,當地時間5月14日,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對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征收“嚴厲的”新關稅稅率。分析師表示,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新關稅后,這可能是歷史重演的又一例證,全球供應鏈將不得不為不斷增加的供應鏈成本做好準備,最終仍將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具體而言,根據美國白宮發表的聲明,這項關稅措施涉及約180億美元中國產品,包括中國產鋼鐵和鋁、半導體、電動汽車、鋰電池及部件、關鍵礦產、光伏電池、港口起重機和個人防護裝備等商品。其中,從今年起,對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征收4倍關稅,從25%提高到100%,中國太陽能電池的進口稅也將翻一番,從25%提高到50%。此外,從2025年開始,美國進口中國半導體的關稅將從25%躍升至50%。
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表示,“拜登政府對華加征新關稅可能是歷史重演的又一例證。如果是這樣,全球企業將不得不為不斷增加的供應鏈成本做好準備,最終仍將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早在2018年,我們就看到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了一系列關稅。結果是,這種不斷的打擊導致從中國到美西的集裝箱運價上漲了160%以上。隨著形勢的平靜,運價在2018年底開始再次下降,但從未恢復到同一水平,這意味著市場以接受更高的成本建立了新常態。”
Peter Sand指出,鑒于美方的行動,企業可能會尋求進入美國的替代供應鏈方案。
2024年第一季度,從中國出口到墨西哥的集裝箱運輸需求同比增長了34%,這加劇了一些托運人將其用作“進入美國的后門”的懷疑。
Peter Sand表示,“海運集裝箱市場從中國到墨西哥的需求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增長,而美國最新的關稅可能會使這種快速增長繼續下去。”
“純理論計算下,按照目前的增長率,到2031年,從中國出口到墨西哥的集裝箱將超過美西。此外,我們還看到,美國托運人希望從越南等國進口商品——自2018年加征關稅以來,情況越來越嚴重。”
“然而,與已非常成熟的中國到美西跨太平洋航線相比,這些供應鏈尚不成熟。這意味著更復雜、更具波動性和成本增加。”
與此同時,在美國宣布加征關稅之際,集運市場正受到包括紅海危機等重大黑天鵝事件的影響。
5月14日,從中國到美西的現貨運價為3837美元/FEU,同比增長162%。從中國到美東的現貨運價則同比增長了100%以上。
Peter Sand說,“現在海運業最不需要的就是供應鏈中更多的繁文縟節和復雜性。”
Peter Sand認為,現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中國的反應。
據外媒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希望我們不會看到中國作出重大回應——但這種可能性總是存在的。”事實上,不管她有多指望能夠獲得中國的“理解”,中方都將采取堅決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他說,“毫無疑問,這是美國打壓遏制中國發展的舉動,我們再次看到地緣政治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180億美元,這對中美貿易不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如果中國選擇以與2018年相同的方式做出回應,這將意味著托運人和海運服務提供商將面臨更多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