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大洪災!巴西多個港口癱瘓波及超百艘船
2024-05-20 20:50:56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由于遭遇歷史最大洪災,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Rio Grande do Sul )大豆、化肥進出口受到嚴重打擊,多個港口已暫停運營,超百艘船只受到影響。
日前,巴西最大綜合港口和航運物流服務提供商Wilson Sons發布了最新《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洪災影響分析》報告,深度分析了這場災害對當地農業及港口航運的影響。
Wilson Sons創立于1837年,現為巴西歷史最悠久,經驗最豐富,服務覆蓋范圍最廣的航運服務提供商之一。其經營著巴伊亞州和南里奧格蘭德州兩個集裝箱碼頭,擁有由81艘拖船和23艘海上支援船、兩個海上支援基地、一個保稅物流中心和兩家造船廠,是巴西最大的獨立船務代理之一,在該國全境擁有20個辦事處。
Wilson Sons在報告中稱,這是南里奧格蘭德州歷史上最嚴重的氣候悲劇,政府已宣布進入公共災難狀態。在短短一周多的時間里,該州一半以上的地區遭受暴雨襲擊,受災人數超過200萬人,當地農業生產以及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大豆損失500萬噸,出口或同比下降8%
作為巴西最大的大豆生產區之一,南里奧格蘭德州原預計收成將達到創紀錄的 2200 多萬噸,但洪水導致的田地、產區、機器和倉庫被淹以及道路受阻可能造成多達 500 萬噸的損失。同時,極端天氣事件和厄爾尼諾現象使情況更加惡化,也影響了水稻生產,約有 15% 的作物仍未收割。
具體而言,災害發生時,南里奧格蘭德州大豆作物已收割了 75%,在一些生產者加快收割速度后,收割率達到 85%。然而,新收獲的大豆質量不達標,很可能被用于生產豆粕和豆油等大豆副產品。
據 Emater-RS 公司稱,Rio Grande do Sul 州的洪水影響了加工和儲存部門的大豆裝載量,使濕度水平上升到 22% 至 30%,雜質水平超過 5%。
Wilson Sons表示,由于作物未收割,南里奧格蘭德州大豆作物的產量可能會損失 100 萬至 300 萬噸。若將儲存在倉庫中質量可能不佳的數量考慮在內,損失可能會達到 500 萬噸。
同時,南里奧格蘭德州大豆的物流也受到影響。該州大豆產量的一半通過Rio Grande港出口。洪水造成 BR-116 和 BR-386 公路堵塞,導致谷物難以進入該港口,影響大豆出口。雖然港口仍在運營,但洪水造成的運輸困難和減產預計會影響物流,使谷物無法抵達碼頭。
Wilson Sons旗下拖輪
受此影響以及雨水導致收割延遲,Wilson Sons預計,5 月巴西大豆出口量預計將比去年同期下降約 8%,達到約 1200 萬噸。
報告顯示,南里奧格蘭德州小麥及大米的生產也受到洪水影響。該州為巴西小麥最大生產區,目前需要等待有利的天氣條件,作物種植尚未開始。由于價格低、生產成本高、種子質量較差、作物保險費用昂貴以及氣候風險高,種植面積將小于上一季。大米方面,在全州范圍內,4 月底 83% 的收成實際上已經停止,剩下的 17% 仍在成熟中。南里奧格蘭德州的洪水可能影響收成面積和產量,其平均生產率預計將下降。
波及百逾艘船,港口恢復正常需超半月
作為巴西最大的獨立船務代理之一,Wilson Sons報告稱,由于洪災,南里奧格蘭德州三大港口Alegre港、Pelotas港、Rio Grande港的運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Alegre港由于 Guaíba 湖水位5 月初達到 5.3 米超過洪水位,已暫停運營;Pelotas港原木裝運仍然暫停,碼頭活動處于癱瘓狀態;Rio Grande港夜間作業已暫停,該港口允許船只白天進入商業碼頭和離開所有碼頭。對于未來白天進入其他碼頭的作業,將依據當時特定作業的風險進行技術分析。
根據Wilson Sons上周五發布的Line Up名單,Rio Grande港受到洪災影響的船只已超過百艘,且仍在持續增加。
Wilson Sons中國區業務代表向文(Joanna)表示,Rio Grande這次受洪災影響的深遠程度遠超想象。港口恢復到正常運營狀態預計需要20-30天。Rio Grande Commercial Quay目前正常作業但是強降雨影響作業進程緩慢;與此同時,因為受強流影響,Bianchini, Bunge和Tergrasa碼頭的吃水已降至12.8m;而Termasa因為發生船舶撞擊碼頭的事故已經全面停止運營。
數據顯示,Rio Grande 港年吞吐量約為 4700 萬噸,其中谷物運輸量占全年總量的 18.4%,約為 860 萬噸。同時,該港是巴西化肥運輸的主要港口之一,2023年化肥運輸量約為450萬噸。
Wilson Sons指出,隨著降雨,多個地區的農作物和倉庫結構受到破壞,預計化肥消耗量將增加,有望幫助改善土壤,以保證該地區的農業生產力。伴隨需求的增加,預計化肥價格將在中期內上漲。不過,該地區生產商可能會在下半年對土壤質量損失進行實際評估后才會增加化肥購買量,從而導致接近第四季度時的化肥進口量增長。
洪水造成的工農業生產運輸困難可能會減少當地港口的貨物吞吐量。Wilson Sons預計后續貨物可能將轉移至巴西其他港口,例如Paranaguá港、São Francisco do Sul 港、Itajaí港和Imbituba港。
Paranaguá港平均吞吐量為 5300 萬噸,除進口化肥外,大豆、玉米、小麥和豆粕是主要貨物;
São Francisco do Sul 港年均吞吐量為1600 萬噸,大豆、玉米和小麥是其主要出口貨物,同時還還接收化肥;
Itajaí港年均吞吐量為 1890 萬噸,主要運輸普貨、集裝箱和纖維素;
Imbituba港主要運輸大豆、玉米和小麥,平均每年出口 750 萬噸。
“不過轉運至其他港口的情況不會大規模發生,F有的基礎設施和物流路線仍然有利于 Rio Grande do Sul 州的港口,限制了貨物向其他州的重新分配。”Wilson Sons補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