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億美元項目獲批!好望角型船需求飆升
2024-08-08 19:53:50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據英國華生法利律師事務所(WFW)稱,幾內亞150億美元的西芒杜項目已正式獲得相關批準。這意味著非洲最大采礦和基礎設施項目的最后障礙已經消除,好望角型船舶將得到提振。
西芒杜鐵礦位于幾內亞東南部的凱魯阿內省,是全球儲量最大、品質最高的未開發鐵礦,分為南北兩大區塊,初期具有年產1.2億噸高品質鐵礦石能力。已控制和推斷的鐵礦石儲量超過22.5億噸,項目總資源量可能高達50億噸。
Simfer alliance礦預計將在2025年開始量產,在30個月內增加到每年6000萬噸,其中力拓的份額將達到2750萬噸。
WFW公司表示:“鑒于中國在這兩座礦山均擁有較大的所有權權益,我們有理由認為,西芒杜項目的大部分鐵礦石可能會運往中國。”
據克拉克森證券公司計算,到2028年,在滿負荷的情況下,該項目每年可以為多達170艘好望角型散貨船提供商業機會。
新船訂單飆升
近來,好望角型船新造船表現十分活躍。從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獲悉,2024年上半年,好望角型散貨船新訂單大幅增長180%至41艘(895.7萬載重噸),達到2022年和2023年全年成交水平。
盡管新訂單增長很快,但從手持訂單來看,好望角型散貨船手持訂單占船隊比重仍是最低。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散貨船訂單為9826.2萬載重噸,占到全球散貨船運力的9.6%,其中,好望角型散貨船手持訂單占比為7.2%。顯然,該船型新船訂單在未來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船廠方面,中國船廠占據絕對優勢。據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在運營的好望角型船隊中,近一半的船舶由中國船廠建造(938艘,46%)。其次是日本船廠(660艘,占比33%)和韓國船廠(342艘,占比17%)。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6月),中國的造船生產量、新接訂單、訂單量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分別占全球造船市場份額的55%、74.7%和58.9%。出口方面,今年前6個月,中國出口船舶2978艘,總價值1468億元人民幣(205億美元),分別增長29.4%和91.1%。其中,散貨船共計261艘,總值35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1%和42%。
全球好望角型船建造中心
“好望角”型散貨船是我國船舶行業中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市場核心競爭力的精品船型之一,被業界譽為由“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的成功范例。
被譽為“全球好望角型船建造中心”的上海外高橋造船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該船型的自主研發和創新引領,其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有重要地位,也受到了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有效鞏固了其在好望角型散貨船的設計和建造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截至今年3月,公司已累積交付該型散貨船334艘。
截至目前,上海外高橋造船已經研發推出了六代船型,形成了上海外高橋特有的好望角型散貨船系列產品,進一步穩固了世界好望角型散貨船開發、設計和建造中心的地位。
2001年,上海外高橋造船推出了第一代綠色環保型17.5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該船的主要亮點是,在世界上首次采用隔離空艙以保護所有燃油艙和滑油艙,并將燃油艙布置在后部頂邊艙的位置上,貨艙和機艙區雙重底不再設置燃油艙。這一系列創新設計,不僅轉變了傳統的船舶設計理念,而且,迎來了世界綠色造船的熱潮。該船型的研制成功,填補了我國在好望角型散貨船領域的空白,尤其是綠色環保理念和元素,深受國際航運界的關注和青睞,在國際造船界掀起了一股綠色造船的熱潮。
之后,在17.5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成功開發的基礎上,上海外高橋造船根據世界造船發展潮流和國際船舶新規范,先后成功開發了第二代17.7萬噸、第三代17.6萬噸、第四代20.6萬噸、第五代20.8萬噸等一系列多種不同噸位的好望角型散貨船。
2012年12月,上海外高橋造船打破常規,大膽創新,重磅推出了第六代18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為了降低船艏剩余阻力系數,上海外高橋造船進行了線型優選和多方案的附體節能研究與試驗,證明無球艏船型快速性能最好,排水量也最大,具有最佳的技術經濟性。同時,采用新型電噴主機。該主機以更長的沖程,降低了發動機轉速,從而達到了節能效果。最終,通過線型、推進裝置、附體節能裝置等優化設計和配置,不僅使該船的綜合油耗降低20%,運能提高30%,而且,其各種技術指標全面滿足由國際船級社聯合會(IACS)制定的最新《共同結構規范》(CSR)、國際海事組織(IMO)制定的《壓載艙涂層標準》(PSPC)、《燃油艙雙殼保護標準》(MARPOL VI)、《船舶大氣污染物的(NOx)排放Tier II標準》(MARPOL VI修正案)等最新要求,是一艘名副其實的綠色環保、經濟低碳、超大型散貨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