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需約40艘VLCC!中國船廠占據領先優勢
2024-09-05 19:30:57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近日,克拉克森證券(Clarksons Securities)分析師表示,一些國家原油產量的增加將給陷入困境的石油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提高船舶供應需求。其預測,到明年,額外的船舶需求將增加一倍以上。
據國際能源機構(IEA)預測,美國原油產量將從2024年的1320萬桶/日增至2025年的1360萬桶/日。巴西、加拿大、圭亞那和挪威明年的原油產量將合計增長100萬桶/日。
以Frode Morkedal為首的分析師補充說,與7月至9月相比,這些生產國第四季度的產量預計將增加60萬桶/日。
根據克拉克森的計算,由于平均出口距離約為10000海里,每增加100萬桶/天的產量就需要39艘超大型油輪(VLCC)。
克拉克森預計船舶使用量將增長3%,在最后3個月有可能將VLCC即期運價推高至每天60000美元至80000美元。
分析師表示:“展望2025年,船隊的微弱增長和大西洋長途運輸量的增加可能會推動運價上漲。
Fearnley Securities稱,據傳歐佩克+準備在10月份解除220萬桶/日的減產計劃。據稱,歐佩克8個成員國計劃將日產量提高18萬桶。顯然,油輪行業將從中收益。
新船市場強勢復蘇
今年,VLCC新造船市場迎來強勢復蘇。據克拉克森8月數據顯示,全球VLCC手持訂單量為65艘,約占現有船隊的7%,其中47艘于2024年下單,相比2023年全年的18艘增加了兩倍多。其中,中國船廠在VLCC建造領域占據了領先地位,今年更是吸引了眾多行業知名船東的青睞。
根據克拉克森數據(8月),VLCC手持訂單量排名前幾位的中國船廠包括:
第一,大連造船集團(13+6艘)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在目前VLCC手持訂單排名前五的單體船廠中,有兩家都來自大連造船集團,分別是排名第一的大船天津(13艘)和排名第五的大連造船(6艘)。
❖ 2月,兩位船王相繼下單大連造船。希臘船王Evangelos Marinakis通過其子公司Capital Maritime & Trading與大連造船簽訂了4+2艘300000載重噸LNG雙燃料VLCC。6月,2艘備選訂單得以確認。這6艘新船均將在大連造船天津基地建造,計劃在2026年至2027年間陸續交付。
同時,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的子公司Seatankers Management也與大連造船簽署6+2艘300000載重噸常規燃料VLCC,新船將配備脫硫裝置。8月,2艘備選訂單得以確認。最新的兩艘將由大連造船天津基地(中船天津)建造。計劃2027年第四季度和2028年第一季度交付。
❖ 8月16日,招商輪船通過下屬全資子公司海宏輪船(香港)有限公司(海宏香港)與大連造船在簽訂了5艘30.6萬載重噸VLCC建造合同。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8月),目前大連造船集團手持訂單共計125艘1725萬載重噸,交船期已經排至2029年。
第二,新時代造船(8艘)
2月,挪威海事界著名人物Tor Olav Trøim的私人投資機構Magni Partners在新時代造船追加了2艘32萬載重噸的VLCC訂單。
2023年7月,Magni Partners與新時代造船簽訂2+4艘32萬載重噸LNG雙燃料VLCC。值得一提的是,該訂單使新時代造船成為國內首家承接LNG動力VLCC的民營船廠。
據克拉克森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新時代造船手持訂單共計104艘,交船期排至2028年。
第三,青島北海造船(4+2艘)
1月,比利時油輪巨頭Euronav向青島北海造船訂造1+2艘31.9萬載重噸“氨預留”VLCC,預計將于2027年第一季度交付。
2023年,Euronav在北海造船陸續訂造了3艘31.9萬載重噸VLCC。預計將在2027年第一季度交付。
截至8月數據,青島北海造船手持訂單68艘,超過1300萬載重噸,生產訂單均排產至2028年。
除了上述中國船廠外,還有一些中國船廠也獲得了VLCC訂單。例如,4月,國際石油貿易巨頭摩科瑞能源集團(Mercuria)通過長期期租以及自己下單的方式獲得了兩艘由上海外高橋船廠建造的VLCC,這也是外高橋船廠近七年來首次再接VLCC訂單。3月,全球大宗商品貿易集團托克(Trafigura)在江蘇新韓通船舶重工訂造了2艘31.9萬載重噸VLCC,該訂單標志著江蘇新韓通船舶重工首次涉足VLCC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