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供應鏈交流會”在香港隆重舉行
(左起)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女士、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香港航商總會創始會員及榮譽顧問梁振英先生、香港航商總會創始會員及首任主席趙式慶先生、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首席發展策略師陸恭蕙教授和香港航商總會署任秘書長古凡女士出席活動,與業界交流意見。
由香港航商總會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供應鏈交流會”于4月23日在香港科技大學隆重舉行。交流會匯聚逾 200 名來自香港、內地及海外航運產業鏈的代表,包括政府官員、船東、港口企業、能源公司、科技公司、船級社及研究機構,共同探討航運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大關鍵領域:替代燃料、電氣化及綠色走廊。
交流會旨在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并與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3屆會議(MEPC 83)最新訂立的減碳框架保持一致?倳嘤跁铣h,支持打造香港成為綠色燃料交易、加注與認證中心,并推動全球認證標準。
交流會的嘉賓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兼香港航商總會創始會員及榮譽顧問梁振英先生、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女士、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和香港航商總會創始會員及首任主席趙式慶先生。
梁振英先生表示:“中央政府在14年前的‘十二五’規劃中,已明確支持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這代表香港要積極轉型,走高增值路線。近年深圳前海和廣州南沙被指定為促進粵港合作的重要平臺,而南沙和前海都是重要港口,擁有非?捎^的集裝箱吞吐量。由此可見,香港航運業的國家戰略內涵已經完整、穩固且顯而易見。今天交流會的主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潔凈能源是未來的關鍵,香港作為連接中國與全世界的‘超級聯系人’,能成為供應鏈重要一環。”
他認為,學界與業界需加強研究和合作,香港與內地也需要更定期的對話,以共享豐碩成果。
趙式慶先生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供應鏈交流會’為主要持分者提供一個具代表性的平臺,結合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堅實基礎及其在大灣區廣闊的伙伴網絡、綠色能源技術和基礎設施。隨著國際海事組織的 MEPC 83 會議定下了國際政策框架及‘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的設立,期待政府和業界未來在綠色走廊、電氣化和替代能源各范疇有更深化和到位的合作。”
推動航運業低碳轉型
交流會首先討論國際海事組織MEPC 83所訂下的標志性減碳框架,包括全球航運業的首項排放定價機制。這些最新發展標示香港定位為綠色航運中心,以及能夠支援航運業達致凈零排放的迫切性及機遇。與會者深入探討推動清潔能源解決方案所需的技術、基礎設施及政策條件,并強調政策確定性及區域性協調是促進相關投資和低碳轉型的關鍵。
總會強調,大灣區的產業規模、創科生態和戰略位置為香港提供了獨特的平臺,使香港有潛力在綠色燃料供應、加注及電氣化方面發揮領導作用。
推動香港航運業的領導地位
交流會上亦提及,現時香港航運業已具備采用清潔能源的技術和基礎設施,并與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關系。若要取得行業的整體發展,政府協作和清晰的政策支持至關重要?倳䴕g迎政府設立 “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并期待與政府及大灣區持份者緊密合作,共同打造繁榮且可持續的航運生態系統。
關于香港航商總會
香港航商總會為全產業鏈、全生態的行業總會。本著為香港整體謀福祉為宗旨,以大概念的航運為核心,聯系和團結港口、能源、法律和其他專業服務、金融與貿易領域的企業家和專才,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助力國家實現長遠戰略目標,并促進香港的相關產業持續和高增值發展;同時推動香港及相關界別密切與內地聯系,有效協調香港航運業在全國范圍內共同發展,實現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的提升,促進航運業與貿易、金融等相關產業系統性高品質發展;加強海洋產業健康發展及海洋生態系建設,改善環境及社會治理,以及通過推動海洋教育事業升級,支撐航運及相關產業的永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