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能航運兩艘65000噸散貨船同日命名交付
3月22日,中船集團大連造船山船重工為國能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和國能(天津)航運有限公司建造的65000噸級系列散貨船8號船“國家能源609”(B65K-8)、9號船“國家能源610”(B65K-9)命名交付。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財資部副主任黃宇航,國家能源集團航運有限公司總會計師孫在成,國家能源集團航運有限公司航運管理部主任閆明勝,國能(天津)航運有限公司總經理段鵬飛,中國船級社秦皇島分社黨委書記廖南翔,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亞太部專務魯佩婕,山船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立兵,副總經理劉立志,總工程師、副總經理王平,船東、船檢代表等出席儀式。
在來賓的共同見證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代表黃宇航將B65K-8號船命名為“國家能源609”;國家能源集團航運有限公司代表孫在成將B65K-9號船命名為“國家能源610”。
張立兵表示:“兩船的成功命名,充分體現了國能航運公司、國能融資租賃公司對山船重工的支持與信任,也標志著貴我雙方的合作愈加緊密。山船重工將一如既往、堅定不移地與國家能源集團、國能航運公司、國能融資租賃公司一道,相互支持,拓寬更多合作領域,攜手共同發展。”
兩船建造期間,項目組通過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實現資源高效配置,雙船總塢期壓縮至95天。其中B65K-9號船塢內甲板管系外檢全部結束,壓載艙、貨艙架上涂裝全部完工,腳手架全部拆除結束,下水前機艙管系系統交驗49項,完整率97%,創該系列船出塢完整性最佳紀錄,也為縮短水下期提供堅實基礎。
8號船加裝的SDARI智能船舶系統DOSS(含智能集成平臺、智能能效管理、智能機艙模塊),實現了集成船岸一體的數字化功能,應用AI算法構建全生命周期運營模型,取得中國船級社認可的智能船舶符號i-Ship(I,E,M)。項目團隊4天內完成智能船舶系統安裝調試,實現系統加裝新突破。
通過碼頭系泊調試100%前置等一系列措施,使B65K-9號船試航前完整性評分達到98.3分,為該系列船最高分。
兩船試航期間,項目組突破傳統流程,創新實施“項目穿插法”,通過精密壓縮各節點銜接流程,在主機平均運行42小時內高效完成所有報驗,開創同類項目報驗速度新標桿?茖W規劃試航航線,試航節省310海里,B65K-9號船以65小時試航時間刷新公司試航最短紀錄,較常規試航周期縮短40%。
據了解,該系列散貨船由中船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自主研發設計,是目前國內新一代進江載重量最大的綠色環保型內貿散貨船。該型船總長約209.95米,型寬34.8米,型深18米,設計吃水11.7米,航速13.0海里/小時,入籍中國船級社。船舶整體性能均達到設計要求,在航速、能效、油耗、載重量、安全和環保等各項指標和操縱性能上均達到同類船型領先水平。
去年5月,國能航運聯合國家能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摘牌中信金租11艘散貨船資產包,包括中信金租于2022年在山船重工訂造的系列10艘65000載重噸散貨船,以及江蘇韓通船舶重工建造的1艘56791載重噸散貨船(2010年交付),船舶載重總噸位70.5萬噸。
山船重工建造的這10艘65000載重噸預計將在今年上半年全部交付運營,屆時國能航運公司運力將大幅度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