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建生產技術創新中心!韓國加速中小船企智能化轉型
韓國慶尚南道為增強地區造船業生產競爭力,正大力推進工程數字化轉型。3月6日,慶尚南道在位于巨濟市長木面啟動了“中小型造船廠生產技術創新(DX)中心”的建設工作,該中心建成啟用后,將有力助推地區中小船企實現生產工程自動化與數字化轉型,促進造船生產全過程的智能化發展。
目前,韓國造船業訂單充足,發展勢頭良好,但勞動力短缺問題也日益凸顯。為按期完成新船的建造和交付,解決生產一線勞動力不足已成當務之急。其中,防止熟練工人等核心員工流失、吸引新員工加入至關重要。盡管韓國簽證制度的優化使外籍勞工的供應情況有所改善,但要確保生產競爭力,還需推進產業生態系統盡快轉型。
慶尚南道中小型造船廠生產技術創新中心正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基礎設施。該中心將在2026年4月竣工啟用,不僅能解決中小型船企生產一線勞動力不足問題,還可降低成本、提升生產效率,推動船企的智能化轉型。
該中心占地面積6381平方米,建筑面積4240平方米,將建設1棟研究樓和1棟實驗樓。該項目建設總投資250億韓元(約合1.25億元人民幣),其中公共經費投入100億韓元,由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巨濟市以及韓國中小造船研究院(RIMS)協同推進。
為實現船舶生產自動化和數字化轉型,該中心將分階段引入22種測試臺設備和軟件(S/W),特別是計劃引進14種可應用于焊接、涂裝、檢測等主要工程的實證設備,以及2種生產技術創新軟件、6種質量和性能評價設備,從多方面支持中小型造船廠優化生產流程,增強競爭力。
此外,慶尚南道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生產技術創新中心的協同效應,還將推動“中小造船智能生產創新援助項目”。該項目將以中小造船廠和配套企業為重點對象,推廣生產工藝數字化轉型技術。同時,為開發船舶建造全周期的生產工程技術,慶尚南道還計劃積極推進造船領域后續研發(R&D)公開招募項目。
此前,慶尚南道已通過“造船業生產工程創新技術援助項目”,致力于提升造船廠及其內外合作公司(轉包企業)的生產效率。該項目旨在通過引入智能化和自動化系統,縮短工作時間,改善工作環境中的危險因素,預防安全事故,并支持應用最新技術的產品開發,以此增強地區中小船企的技術競爭力。
慶尚南道的上述舉措,都是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3年11月出臺的《韓國造船業新一代領先戰略》具體措施的一部分。
慶尚南道主力產業科長石旭熙表示:“中小型造船廠生產技術創新中心的開建,將成為確保中小型造船廠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基石。期望該中心建成投用后,能夠切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為解決現場勞動力短缺問題發揮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