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艘完工出航!韓華海洋MRO業務首戰告捷
近日,韓華海洋承接的美國海軍40000噸級后勤補給艦“瓦爾特·施艾拉(USNS Wally Schirra,T-AKE-8)”號MRO(維護、修理和大修)項目成功完成所有作業后出航。這是韓國造船企業首次執行美國海軍MRO項目,證明了韓華海洋在全球軍工MRO市場的競爭力。
“Wally Schirra”號為劉易斯與克拉克級干貨補給艦,艦長210米,寬32.2米,吃水9.5米,滿載排水量為4.1萬噸。其采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最高航速可達20節,續航力為20節時14000海里。艦上編制124名艦員,并搭載2架CH246艦載機。該艦配備了一個冷藏艙、一個溢油艙、兩個多用途干貨/彈藥艙、兩個淡水艙、三個特種設備和維修備件艙以及五個燃油艙。其載貨能力包括6675噸干貨和彈藥、3442噸燃油、1716噸冷凍物資以及200噸淡水。
去年7月22日,韓華海洋宣布與美國海軍海上補給司令部簽訂了艦船維修主協議(MSRA),獲得為美國海軍維修艦艇的資格認證。根據協議,韓華海洋將在今后5年內確保對美國海軍海上補給司令部所屬的支援艦和美國海軍的戰斗艦艇等MRO項目的投標參與資格。去年8月28日,韓華海洋承接了“Wally Schirra”號的MRO項目。去年9月2日,“Wally Schirra”號抵達韓華海洋巨濟造船廠進行例行檢修。
據悉,“Wally Schirra”號MRO項目原計劃為三個月,但實際進行了6個多月。項目包括船體及機械維護、主要設備的檢查及更換、系統升級等整體維修工作。韓華海洋滿足了美國海軍的高技術要求,維修質量和效率得到美國海軍認可。
特別是在維修過程中,韓華海洋發現了“Wally Schirra”號的追加性能改善要素,并向美國海軍提出了解決方案,并通過反映該方案的合同變更創造了追加收益。這成為了韓華海洋以先進的技術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鞏固美國海軍信任的契機。
去年10月,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斯蒂芬·科勒(Stephen Koehler)與韓華集團副總裁金東官在韓華海洋巨濟造船廠會面,一同參觀了正在進行檢修的“Wally Schirra”號。
通過成功完成“Wally Schirra”號MRO項目,韓華海洋證明了其在全球海軍MRO市場的競爭力,特別是通過與韓國國內中小合作公司(轉包企業)的合作,打開了韓國造船業共同拓展美國軍船市場的可能性,也為船企所在地區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這是韓國企業首次為美國海軍艦艇承擔MRO業務,同時也標志著美國海軍為解決“修船難”而尋求外國盟友助力的問題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目前,韓華海洋還正在執行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30000噸級補給艦“USNS Yukon”號的MRO項目。該項目于去年11月12日承接,計劃在今年4月底之前完成該艦的修理,隨后重新移交給美國海軍。
近年來,美國為了加強在印太地區的艦艇維護力量,正在擴大與其盟國造船廠的合作。韓國業界表示,期待成功執行“Wally Schirra”號MRO項目超越單個項目的意義,成為韓國在全球海軍MRO市場占領戰略要地的契機。
目前,全球海軍MRO市場以年均約80億美元的規模持續增長,韓華海洋的目標是今年承接5~6艘美國海軍艦艇MRO項目,并計劃今后將MRO業務擴大到亞洲、中東、歐洲及北美地區。
美國海軍軍事海運司令部韓國派遣隊隊長Patrick J. Moore表示:“感謝韓華海洋員工和‘Wally Schirra’ 號船員們的獻身努力,該項目才得以成功完成。此次成果是韓美兩國間緊密合作關系的事例,今后合作機會也會更多。”
韓華海洋特種船MRO業務特別工作組(TFT) 常務金大植強調:“通過此次MRO項目的成功,再次向世界證明了韓國造船業的技術能力和可靠性。今后,公司也將進一步加強韓美海軍合作,在全球海軍MRO市場創造新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