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首個雙燃料船舶船員培養研究室和見習點啟用
2025-03-21 19:04:37
來源:上海航運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3月21日,全國首個雙燃料船舶船員培養研究室和見習點分別在上海洋山港海事局和上海上港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啟用,標志著上海海事局在綠色航運人才培養研究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三化轉型”和航運業綠色低碳發展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撐。
隨著國際海事組織(IMO)減排政策深化,全球LNG、甲醇、氨等雙燃料船舶數量已從2018年的3.2%總噸占比躍升至如今的7.4%,總量達2119艘、1.23億總噸。2024年全球新造船訂單中,使用替代燃料的船舶占比45%。與之相應的綠色航運人才已然成為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競相爭奪的戰略人力資源。據勞氏船級社分析,預計至2030年,全球將產生約45萬名能在雙燃料船舶上工作的船員缺口,這一缺口到2035年預計將擴大至80萬。
我國作為航運大國,對新技術船舶船員存在旺盛需求,但船員技能培訓軟硬件實力有待提升,船員見習機會有限,亟需全面推進雙燃料船舶船員培養工作。
如今洋山港已成為全球前三的國際船舶保稅LNG加注港,也是全球少數同時具備LNG和綠色甲醇“船-船”加注能力的港口,甲醇加注常態化開展,生物船燃混兌、加注也將獲得突破,為雙燃料船舶船員培養提供了實踐基礎。
成立雙燃料船舶船員培養研究室和見習點,能夠從政策指導、見習實踐等方面協同推進雙燃料船舶船員培養工作,是繼續保持我國在雙燃料船舶船員培養方面的先發優勢,并在國際船員培養規則、標準的制定上發揮領跑作用的重要舉措,能夠為航運業低碳轉型提供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撐。
洋山港首次實現雙船同步 LNG 加注作業
雙燃料船舶船員培養研究室可依托洋山港的區位優勢和臨港新片區的政策優勢,構建“政產學研用”合作平臺,開展雙燃料船舶船員培訓標準、安全管理規范以及國際履約的前瞻性研究;雙燃料船舶船員培養見習點依托上海上港能源服務有限公司LNG和甲醇加注船,為船員提供年均超1000小時的見習實操資源。
上海海事局將以雙燃料船舶船員培養研究室和見習點的啟用為新起點,積極構建雙燃料船舶船員培訓、見習、發證一體化工作模式,推動培養一支具備綠色理念、掌握綠色技術的高素質雙燃料船舶船員隊伍,為交通強國建設、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