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運分析師:美對中國造船舶收費或致不測之果
2025-03-06 20:53:43
來源:中國遠洋海運e刑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海運市場分析平臺Xeneta首席航運分析師Peter Sand指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提議對入境美國港口的中國船只征收最高達150萬美元的費用,此舉恐引發嚴重的港口擁堵和供應鏈中斷。他認為,集裝箱航運公司為規避高額費用,或將減少掛靠美國港口。這一擬議措施將導致美國港口擁堵加劇,貨物運輸時間延誤。Sand稱:“去年,我們見證了類似的一幕,當時為應對紅海危機繞航非洲,班輪公司減少了亞洲港口?繑盗,轉而在新加坡集中處理更多的集裝箱,導致該港貨物處理能力超負荷,引發的擁堵波及全球供應鏈,推動亞洲至美國東海岸的平均即期運費飆升逾三倍。”
在線航運市場和平臺提供商Freightos研究主管Judah Levine透露,若港口?抠M用介于50萬至150萬美元之間,對于一艘10000 TEU的船只,每個40英尺箱的成本將上升至約100至300美元。這些額外費用,將增加貨主的成本壓力。
Levine進一步指出,鑒于提議中的措施將對每次港口?空魇召M用,且多數遠洋船舶在美國需?3次,故每個集裝箱累積的額外成本將更高。
Levine與Sand均表示,為規避這筆費用,托運人可能會選擇經由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商品至美國。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至墨西哥的全年箱量同比增長15%,達到142萬標準箱;至加拿大的箱量亦增長16%,達180萬標準箱。
Sand指出,隨著美國對墨西哥和加大拿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更多商品或轉向空運進入美國市場。“港口費用的潛在影響及其意外后果難以預測,這給美國進口商和航運公司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當前歐洲航運巨頭(如地中海航運、馬士基、達飛和赫伯羅特)在中國船廠的新船訂單占比均超過一半。Sand透露:“在與Xeneta客戶的交流中,我們得知他們正密切關注美國政府的一舉一動。然而,在供應鏈決策上,他們因巨大的不確定性而選擇保持觀望,耐心等待。”
Sand認為,特朗普政府是否真正洞察這一舉措的深遠影響仍值得商榷。此舉很可能引發集運市場的嚴重動蕩,集裝箱運輸對于美國進口商而言,不僅流程更加復雜,成本亦將水漲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