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市觀察 > 正文

中國修船業力度時艱
2012-07-20 16:18:39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苦練內功迫在眉睫

絕大多數會議代表對于修船市場的未來走勢持謹慎悲觀態度,有代表甚至認為,預計整個“十二五”期間,修船行業都不會有太大起色。針對今年的情況,友聯船廠經營部經理黃如松分析認為,世界經濟仍處于后危機時代的政策調整期,國際貿易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及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持續發酵,導致航運市場基礎仍不穩固。同時,隨著新運力不斷投人運營,航運業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運價將很難回升,修船業將會延續2011年的大氣候甚至可能更糟。

雖然對市場持悲觀預期,但各修船企業仍在積極采取措施應對眼下的各種難題,苦練內功成為他們的一致選擇。會議指出,中國修船業唯有主動出擊,找出制約企業發展的短板,及時調整市場戰略,謀求解危的新思路、新舉措和新方法,才能保持市場份額,增強競爭實力,逐步確立在世界修船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首先,修船業要加快技術升級。目前,中國修船業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非技術密集型,高端船舶修理項目依然掌握在發達修船國家手中。因此,調整產業結構、加速產業技術升級是當務之急。企業要主動向傳統工藝和傳統技術發起挑戰,加速發展綠色環保、高效節能、高技術船舶修理業務。

其次,要推進結構調整,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實施產品轉型,形成多元化的產業結構。企業應積極開拓海洋工程(船型 船廠 買賣)裝備維修和改裝市場,以及非船業務,這樣既可以強化自身優勢,應對市場風險,也可減少同業競爭,有利于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再次,要強化企業管理。目前,我國船舶修理技術和管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企業應強化內部管理,如在市場跟蹤制度、全程化服務體系、修船質量追蹤體系等的建立方面應加強策劃,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最后,應促進行業規范發展。這也是與會修船企業代表的共識。一位企業代表說,一些船廠以低于成本價的方式接單,引起市場的一片混亂。個別船廠明知道自己拿不到單,還以超低價參與投標,導致船東拿其低價壓制其他船廠,這樣做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己”,其結果是導致修船價格不斷走低。對此,與會代表一致提出,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修船分會應做好行業內協調工作,整頓市場競爭環境,建立良好的價格機制,督促企業實現行業自律;同時,要有步驟地調整產業組織結構,控制新增落后產能,引導中小型修船企業實施轉型,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共同打造中國修船業整體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