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軍用造船又添新巨頭
對釣魚島事態的間接影響
盡管新公司長期生產的驅逐艦、護衛艦、掃雷艦能在任何戰場派上用場,平時也能發揮威懾效力,但在當前的釣魚島,更能發揮作用應該是通常擔負現場指揮任務也就是旗艦的海上保安廳大型巡視船,這恰好是新成立的“日本海事聯合公司”的主業之一。然而,從10月下旬日本政府為”警戒“釣魚島撥出的特別款項開支計劃可看出,海上保安廳將重點放在添置一千噸級和30米長的巡視船,即重點發展波照間級、知床級和“雷山”型巡視船,可惜均不在新公司業務范圍之內。
另外,從軍船建造方面看,新公司的出世對于尚處僵持階段的釣魚島事態也不具有太大影響。日本防衛省公布的2013財年國防預算明白顯示,不僅總體國防預算申請較上年縮減1.7%,而且在水面艦艇方面,海上自衛隊僅獲得采購秋月級護衛艦、蒼龍級常規潛艇和掃雷艦各一艘的授權。更何況,此前4艘秋月級護衛艦已全部交由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建造,而環球造船廠和IHI聯合造船公司從未生產過潛艇。也就是說,即使日本政府將護衛艦、掃雷艦乃至潛艇的任務都交給合并成立的新公司,它也不過獲得3艘船的訂單,遠不能滿足其龐大生產能力的需要,更不可能從根本上左右戰場對比態勢。更何況,危機前的訂單競爭空前激烈,新公司的內部整合及潛艇建造技術儲備等尚需要一定時間。受此影響,新公司就算是想為日本政府釣魚島“警備”體制貢獻力量,也是無處落腳,頂多望洋興嘆。
更深對比可看出,無論是日本還是美國,在圍繞釣魚島強化軍力方面,更多關注的其實并非“海”而是“空”。如早在2012財年預算中,日本防衛省就重點采購4架F-35A戰斗機和新型雷達,2013財年預算又提出采購包括F-35A在內的20架戰斗機和直升機。美軍也是在近期先后向沖繩派遣F-22戰斗機、MV-22“魚鷹”運輸機和EA18G電子戰機,美國國防部副部長阿什頓•卡特還透露尚未正式服役的F35隱形戰機與P8A反潛巡邏機未來都有落戶沖繩的計劃。這顯示,受地理條件限制和中國強大反擊能力的影響,日美在考慮釣魚島附近?沼虻奈溲b沖突時,一反“空海一體戰”本意重“海”的特質,優先突出的是其中的“空”域,強調的是以空為主、空攻海防。這樣,水面艦艇固然在立體反導、遠程打擊特別是兩棲作戰方面不可或缺,但在經費和時間有限的情勢下,并不是日美決策者當前重點關注的對象,只能淪于有限發展、重在升級的狀態。既然大環境如此局促,新公司當然不可能從中指望過多。對于這種狀況,日本媒體相當清楚。如在評論導致合并拖延的障礙時,曾有報道稱主要是由于在中國的反壟斷相關審查及批準手續需要花費時間,但并沒有對此進行批評。同樣,在評論此種拖延是否是受釣魚島事態影響時,媒體也多半給出否定回答。其實,最清醒莫過于新公司自身。畢竟,無論環球造船廠還是IHI聯合造船公司,均與中國有大量業務往來,像IHI公司還在中國設有生產渦輪增壓器的工廠因而肯定至少會在建造軍船方面保持嚴謹口風。
不過話又說回來,鑒于新成立的“日本海事聯合公司”實力已邁入頂級行列,現在較少建造軍用和公務船舶不等于未來不能大量建造,再加上其所屬石川島播磨重工曾創造27個月建造完朝霧級護衛艦“海霧”號的光輝業績,并擁有設計秋月級通用驅逐艦的新一代數字化船舶設計系統,日本政府或將借此以為擁有了敢于蠢動的工業實力。因而,未來一旦釣魚島形勢吃緊,我們或許就得加倍關注這個新公司的軍用和公務業務動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