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達重工:“引智”更要“育才”
引智育才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更需要人才的支撐。在道達重工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其始終堅持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堅持“立足培養,著力引進;因才施用,結構合理”的隊伍建設思路,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大力促進人才隊伍建設,著力營造“正氣、和氣、銳氣”的企業精神和良好氛圍,使企業在和諧發展的氛圍中使各類人才各盡其才、各得其所、共同創造,共同分享。據介紹,早在成立之初,該公司每年都會拿出利潤的10%作為科研資金,與天津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5所高校建立聯系,組成創新團隊,針對海上風電開發等開展一系列科研工作。同時,該公司還在這5所高校設立了“道達獎教學金”以支持高校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完成學業。今年3月22日,道達又出資1000萬元在天津大學設立了道達重工科技創新基金,為優秀學子提供資金支持,也正是這一善舉,吸引了諸多高校學子加入“道達團隊”。
與此同時,道達重工還與天津大學聯合創建了“曹楚生院士”工作站及道達重工海上新能源工程技術中心,邀請曹楚生院士及院士團隊對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和互訪技術交流,促進人才引進和聚集,加快企業技術創新步伐。此外,與天津大學聯合成立了天津大學—道達重工海上風電聯合研究院,潛心研究針對海上風電工程技術與裝備的一系列難題,已取得豐碩成果。2010年,由道達自主設計研發的“一步式海上風機復合筒型結構基礎2.5MW樣機”成為全球首創。2012年與天津大學聯合申報的“海上新能源國際合作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部國際項目支持,今年國家863重大科技支撐“海上風電場建設關鍵技術研究”項目中,道達與天津大學聯合承擔“海上風電場基礎結構研究”與“海上風電工程建設施工關鍵技術及裝備設計”兩項課題,并參與“海上風電場環境評價研究”課題研究工作,獲得國家1300萬元科研資金支持,成為該項目中承擔任務最多、支持資金最多的單位。
不僅如此,道達重工也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端智力與技術,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其從加拿大引進以高級船舶設計師為主的技術研發團隊,該團隊負責人余漢州曾在國內外著名公司主持設計過90米愛爾蘭海軍近海巡邏艇、85米智利滾裝船、245英尺Seacor離岸供應船、82米半潛船等多個項目,在海洋工程特種船舶技術設計領域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以余漢州領銜的技術團隊共有200多人,其中教授級高工4名,高工32名,涵蓋船體、機械、電控等關鍵技術領域。這些人才和團隊成員中有18人是從海外學成歸國的,他們的加盟,進一步壯大和充實了道達的技術研發隊伍,提升了公司整體技術研發水平。該團隊主要以海洋工程輔助船設計建造為核心,圍繞敷纜船,鋪管船等技術進行潛心攻關,已在35000噸海馬破冰型散貨船、20.5萬噸散貨船的設計上打造出了品牌。在此基礎上,該公司還以國家“千人計劃”重要戰略為契機,在天津大學加大引進緊缺急需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力度,已有2名“長江學者”進駐企業對接。
“引智”更要“育才”。道達重工在引進優秀團隊的同時,還非常注重建立長效的人才培養機制,積極培育企業自身的設計團隊,成立了以船舶和海洋工程設計為主的海工裝備設計公司,200多名技術研發人員以老帶新、言傳身教,幫助企業培養了一大批技術骨干。為了留住人才資源,該公司建立了一整套留人用人的機制,努力創新優化人才工作和發展環境,為海內外技術專家提供充分發揮能力和實現理想的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