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東方造船“風雨飄搖”
2012-08-30 16:45:30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十幾個龍門吊只有2個在運轉
作為安徽省最大的民營造船廠——東方造船集團(樅陽)有限公司(簡稱安徽東方造船),它曾被無數人寄予厚望。
但誰也沒想到,曾經被譽為“日進千金”的造船廠,僅僅用了4年的時間坐了一趟“過山車”。
位于樅陽的安徽東方造船,是安徽省最大的民營造船廠,2008年8月正式建成投產,首批訂單就與荷蘭簽訂了總價值約9億元的10艘多用途貨船。然而,4年后的今日,曾經1000多人的大廠留下70來人在堅守,十幾個造船的專用設備只有兩個在運轉,其中之一還是租給他人使用的。
記者調查發現,安徽東方造船4年的時間內急轉直下,主要是由于造船業普遍“駛入”寒冬。經濟學博士、資深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認為,傳統的造船業必須靠轉型來爭取春天,船企只有通過自身轉型,才有可能適應日益嚴峻的國際競爭。
現場探訪:廠區雜草叢生近乎停工
8月27日下午,記者來到樅陽縣。從縣城出發大約8公里,就是安徽東方造船。當地居民告訴記者,最近一年,船廠就很少有大規模的造船工作。
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緊臨長江的東方造船廠廠區。船廠共兩個大門,其中一個被鎖上;另一個由保安看守。
記者輾轉進入廠區,放眼望去,船廠占地面積相當大,幾間大型廠房緊挨著大門的位置。而與大廠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三兩兩的工人不時在廠區里走動、聊天,而整個廠區內,半人高的雜草隨處可見。
秋日下,偌大的造船基地顯得有些空曠,十幾個龍門吊,除了兩個在工作外,其余全都閑置著。
1000多人企業只剩70多人
在廠區里,記者找到一名工人詢問。他警惕地看了看記者,言談中隨口說了一句“廠子不行了”就徑自離開了。
對廠區內隨處可見的龍門吊,另一位工人告訴記者,龍門吊是造船的專用設備,每個大的龍門吊可以同時造兩條上萬噸的大船,他們廠,最高峰時,曾經同時建造8艘大型船舶。
不過,現在船廠效益不好,很多人沒活干,都走了。他告訴記者:“造船廠最多時有1000多名工人,現在全廠只有70多名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