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輪運輸步入低增長期
2012-07-05 17:02:29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馬士基航運華東及華中區總裁施凱申看來,未來幾年,班輪市場增長率將維持在4%~6%,進入低增長時代;谶@一判斷,班輪公司必須為可持續發展而戰。
當前班輪市場的基本面并不強勁,馬士基航運華東及華中區總裁施凱申(KeithSvendsen)認為,全球貿易增速放緩,使得市場必須適應新常態--未來幾年,班輪市場增長率將維持在4%~6%,進入低增長時代;谶@一判斷,班輪公司必須為可持續發展而戰。
恢復運價刻不容緩
如果以2005年班輪市場的運費水平為基點,則當前的市場運費是處于基點之下。但與此同時,燃油費已經翻番,通貨膨脹率也達到20%,可見數年過去,班輪公司的盈利性大幅下降,產品收益大幅減少。
從全球排名前列的十幾家班輪公司的平均運營現金流來看,從2008年開始,除2010年外,2008年、2009年以及2011年的運營現金流都不足以支撐來自投資的現金流。施凱申表示:“政府以及銀行都向班輪公司投入資金,但是班輪公司自身’造血‘功能不佳,不能創造盈利。”長期虧損,勢必影響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損害投資者利益。因此,恢復運價刻不容緩。
3月份開始,班輪公司發起的恢復運價行動取得成效,亞歐航線的運價水平與年初相比已經翻倍。但近期歐洲貿易形勢惡化,進口需求持續下滑,且運力控制放松,大船陸續交付,在雙重因素的影響下,亞歐航線運價出現一定下跌。對此,施凱申坦言:“當前運價有向下的趨勢,代表運價上漲并非得到了百分百的成功。”
鑒于當前的市場情況,馬士基航運推遲了6月1日在亞歐航線上350美元/TEU的旺季附加費的征收。對此,施凱申強調說:“運價走勢是由市場決定的,由市場上前20家班輪公司決定的,而不是由馬士基航運來決定的。就目前來說,今年的市場旺季并不像預期的那樣,貨量有明顯增長,因此,我們認為征收旺季附加費的時機不是很成熟。但是從長期來看,要達到可持續發展,班輪公司必須通過提高運價水平來達到目標。我們預期過了夏天之后,隨著世界經濟的恢復,還是有機會可以進一步提高運價或者征收一些附加費。”
盡管推遲了旺季附加費的征收,施凱申并不認為馬士基航運在6月份的這一輪運價提升計劃是失敗的。他表示:“我們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實現目標。對于班輪公司來說,市場是多變的,我們不能決定市場的運價走勢,如要逆市場走勢而行,強行提升運價,勢必會出現空駛船,這是不能接受的。盡管我們不能決定運價,但是可以決定投入的艙位數量,這可以保證在運價提升上有機會獲得一定的主動權。”
作為全球航運業老大,馬士基航運對于提升市場運價水平的努力示范作用明顯。施凱申認為馬士基航運對于市場運價提升是有承諾的,如果這種承諾需要通過減少運力來完成,馬士基航運會采取這種措施以兌現承諾。
3月份,馬士基航運在亞歐航線上撤出9%的運力,其中部分租船交還給船東,剩下的部分運力投入到其他增長較快的航線。
施凱申表示:“不僅僅是在亞歐航線,如果另外一些航線整體增長不明顯或有下降,馬士基航運也會考慮撤出部分運力。從長期來看,運力增加必須與市場增長的速度相吻合,也就是說,我們的目標是要保證自己的市場份額,在這個基礎上,只有市場得到增長,我們才會考慮進一步投入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