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3網絡,班輪業合縱連橫
2013-06-25 17:08:55
來源:上海航運交易所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近年來,世界范圍內的貨量增速下滑和運力過剩,迫使航運公司紛紛采取抱團取暖的方式以求生存。G6聯盟和CKYH聯盟應運而生,兩大聯盟于“亂世”中積極自救、誓言并肩走出低谷的魄力與豪情頗讓市場人士動容。作為集運行業三巨頭的馬士基航運、地中海航運和達飛海運能無動于衷嗎?
“三足鼎立”呼之欲出
6月18日,馬士基航運、地中海航運、達飛輪船發布聯合聲明稱,三方已經達成組建名為網絡(P3 Network)的長期運營聯盟協議,以降低燃料消耗、優化運營及航線服務,并通過更好地配置船舶運力來提高效率。
據了解,P3網絡將在亞歐航線、跨太平洋航線和跨大西洋航線上部署260萬標箱的運力(初步計劃在29條航線上投放255艘集裝箱船)。其中,馬士基航運貢獻42%的運力,約110萬標箱(包括最新的3E級船舶)。地中海航運貢獻34%的運力,約90萬標箱。達飛海運貢獻24%的運力,約60萬標箱。
P3網絡將由一個聯合船舶操作中心進行獨立運營,三家航運公司在銷售、市場及客戶服務等業務方面仍將獨立運作。新公司總部位于全球航運中心--倫敦,分部設在亞洲航運中心--新加坡,兩地共將吸納200名員工。公司首席執行官還在全球招募中,屆時公司管理層與三大股東保持適當距離。該運營聯盟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更為可靠、頻繁、靈活、協調一致的跨網服務。通過聯合運營網絡,每一家航運公司能夠比獨立運營時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周班航線,比如在亞洲-北歐航線上,目前馬士基運營5條航線、另兩家運營4條航線,而新的P3網絡可以提供8條共享周班航線。此外,P3網絡還可以提供更多港口的直接掛靠。
三家航運公司希望從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P3網絡運營,但是具體時間將由相關監管機構審核通過日期而定。此外,P3網絡的建立還將取決于三方達成的最終協議,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三方將達成并簽署最終協議。
顯而易見,P3網絡組建之后,全球航運市場將形成P3網絡、G6聯盟與CKYH聯盟“三足鼎立”的局面。
P3網絡或壓制G6和CKYH聯盟
2011年底集運市場運價低迷,航企運營不可持續性明顯,馬士基順勢推出“天天馬士基服務”, 12月地中海和達飛組成“地達聯盟”向馬士基宣戰。同年底,“新世界聯盟”和“大聯盟”的6家主要集裝箱班輪公司強強聯手,重新組建新的G6聯盟。G6聯盟內公司按協議共享亞歐線運力。今年2月,G6聯盟宣布將聯盟運營業務擴展至泛太線,且5月付諸實施,共享亞洲至美東航線50艘運力。此外,2001年組建的CKYH聯盟至今合作穩固。
然而,澳大利亞投行麥格理研究(Macquarie Research)表示,P3網絡將在規模和覆蓋面上遠超現有的G6聯盟和CKYH聯盟。三巨頭掌控全球集運市場38%的運力,并在亞歐的關鍵貿易中,市場份額將近一半,且擬建中的聯盟覆蓋面一次性涵蓋所有三個主要的東西貿易航線,乃前所未有。
P3網絡將在亞歐航線上造成最大影響,尤其是容量居前的幾家亞洲公司將首當其沖受到沖擊。中海集運的業務在亞歐貿易中占比最大,占收入的27%以上;而東方海外和東方;史謩e占收入的20%和15% ,擠兌效應影響有限。
摩根大通也表達了相似看法, P3網絡一旦獲監管層批準,憑借其每運容量遠高于G6和CKYH兩大聯盟,P3料將成為行業新龍頭,主導亞歐航線。另外,具有成本優勢的P3聯盟面世,將會淘汰小型航運公司,令市場出現并購潮,對亞洲航企有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