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長油面臨退市大考
2013-10-10 16:47:17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中石化新身份猜想
作為*ST長油的控股股東南京長江油運公司(南京油運),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也展開了一系列行動。在8月21日召開的運輸工作會議上,南京油運提出“著力調整管理、優化運輸組織、提升裝備水平、提升服務品質”的運輸工作思路。南京油運的總體目標是:到“十二五”期末,在長江;肪C合物流行業,成為運輸能力、產品(服務)競爭力、占有市場份額、運營管理水平、品牌價值等五項領先的行業領軍企業。
南京油運提出抓好重油運輸管理,重點優化拖駁運力和5000噸系列新平江油運的運輸組織方案;優化成品油運輸,不再發展運力,保持目前的運力規模,發揮現有運力的潛力;做大租船經營規模,處理好自有船與租船的經營關系。
與南京油運的“長江夢想”不同,*ST長油的夢想顯然是大海。面對同樣的窘境,南京油運顯然給不了*ST長油想要的支援,*ST長油必須尋求母公司中外運長航集團的支持。據一位知情人士介紹,*ST長油盡管處于退市邊緣,但其資產結構和資產質量尚佳,因此,*ST長油還在努力申請中外運長航集團的救助。自9月開始,*ST長油已經直接劃撥到中外運長航集團運輸部直接管理。
該人士表示,對于*ST長油而言,申請救助是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加緊自救。如何自救?他認為可以參考去年寧波海運母公司浙江海運集團將股份全部賣給浙能集團的做法。目前航運市場短期內無法恢復,任何航運企業想要追求高額利潤都是不可能的,能夠平穩過渡或者獲取微利都是較理想的。在這樣的市況下,寧波海運的戰略決策是可行的,既能保證企業運營的持續性,也可穩定員工隊伍。
*ST長油半年報里有這樣一句話:“積極與各方溝通,制訂和實施總體應對危機方案;繼續推進引入戰略投資者和資產重組方案的研究和實施工作。”
目前有消息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石化集團)正在與中外運長航集團談判,可能會以某種方式與*ST長油展開合作,可能是資金也可能是業務的形式。上述人士確認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表示目前雙方正在進行談判。至于是合資還是其他合作方式,目前還不得而知。
對于*ST長油而言,當然不希望整體轉換股東,但可以借鑒寧波海運的做法。雙方談判主要涉及到*ST長油的VLCC船隊(虧損嚴重)。上述人士表示,雙方的合資不可能涉及到全部的VLCC船隊,可行的方式是,雙方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ST長油注入部分VLCC船舶資產,中石化集團可以以現金注資。但目前的難題是,對于VLCC船舶資產如何評估以及合資企業主導權的爭奪。該人士坦言,雙方最終能否成功合作,關鍵在于國資委的態度。
事實上,*ST長油選擇中石化集團作為合資對象并非偶然,雙方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
2003年3月17日,長航集團與中石化集團簽署協議確定雙方在進口原油運輸上加強合作。2006年4月28日,長航集團、南京油運與中石化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聯合石化公司簽訂進口原油《長期運輸協議》,協議有效期為10年,至2016年4月30日止。協議有效期內,中石化集團提供進口原油運量具體為:2006—2008年年均250~350萬噸,在此期間,如中石化集團進口原油運輸量增長與長航集團發展情況均允許,則長航集團每增加一艘VLCC,中石化集團相應增加合同貨運量100~200萬噸;2009年700~800萬噸;2010年1100~1300萬噸;2010年以后,在2010年的基礎上,根據長航集團運力發展情況,逐步將合同貨運量增加到年均1800萬噸。2007年底,*ST長油與控股股東南京油運實施資產重組后,*ST長油承繼履行該協議。2009年6月1日,*ST長油與聯合石化公司簽署《長期運輸協議修訂備忘錄》,對原協議中的部分條款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并于2009年6月1日起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