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造船業:向左走,向右走?
2013-12-12 16:55:23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近期,兩則關于巴西造船業的消息日起了業內人士的極大關注。一則是日本5 家企業聯合出資300億日元收購巴互造船巨頭 Ecovix一Engevix 公司30%的股份;另一則是巴西OSX 造船公司計劃在當地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對此,有分斤認為,一方面,巴西造船業正試圖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重振參日雄風;另一方面,受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以及國際油價大幅震蕩等因素的影響,巴西海域石油開采的步伐放緩,目關海洋工程裝備和船舶的市場需求呈減少趨勢,進而對該國造船業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專家表示,目前巴西造船巨走到了十字路口,如果按原計劃發展,將面臨諸多制約因素和市場風險,前景難言樂觀;如果收縮規模,則需要花大力氣進行結構調整,之前提出的發展目標也將難以實現。向左走,還是向 右走?巴西造船業需要慎重選擇。
曾經雄心勃勃
“應該說,巴西在發展造船業方面;有很好的歷史基礎。”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產業分析師孫崇波介紹說,受益于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機和國內需求增長,巴西造船業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經歷過一次大規模擴張,從業人員從1000多人迅速增長到近4萬,到八十年代初該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造船國家。然而,隨著全球石油危機的緩解,國際油價趨于平穩,加上巴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巴西造船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走向衰落,從業人員也在上世紀末降至不足2000人。
在經歷了一次“過山車”式的發展之后,巴西政府對于發展造船業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進入新世紀以后,國際石油價格再次進人上升通道,同時巴西附近海域接連發現大型油田,尤其是于2007年年底在該國東南深海區發現的圖皮鹽下油田,是近30年來全球發現的最大油田,預計儲量為50億~80億桶。開采和運輸這些資源需要大量的海洋工程裝備和船舶。巴西政府意識到,這又是一個發展本國造船業的大好機會。為此,從2003年開始,發展造船業再次被提到了巴西政府的議事日程上。該國前總統盧拉在2007年的一個廣播節目里公開呼吁振興本國造船業。他提出,巴西造船企業不僅要能夠建造出滿足國內需求的船舶,還要具備向國外出口船舶的能力;巴西的石油公司應盡量在國內船企訂造海工裝備和新船,以支持本國造船業的發展。巴西政府提出,到2014年,將投資300億雷亞爾(合132億美元)用于訂造新船。
“有了政策的支持,加上市場需求明顯增加,巴西造船業從2007年開始再次走向繁榮。”專家表示,在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的帶動下,該國造船業規模近年來迅速擴大,目前擁有船廠50多家,從業人員近6萬人,手持訂單量超過600萬載重噸,其中大部分是海洋鉆井平臺、鉆井船、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海工船以及油船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最產品。同時,為了盡快提高船企的技術水平,巴西政府鼓勵國外企業到該國投資造船業,并給予其一定的優惠政策。“這讓遭遇發展瓶頸的日本船企看到了希望,也讓謀求更大發展的韓國船企看到了機遇。”孫崇波介紹說,近年來,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石川島播磨集團,韓國三星重工、現代重工、大宇造船海洋、STX造船海洋等紛紛以收購股份或投資建廠的形式進軍巴西市場,給后者帶去了先進的造船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了巴西造船業的快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