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子江船業逆市盈利之道
2013-08-23 16:46:04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盡管揚子江船業上半年凈利有所下滑,但與大部分虧損經營的造船企業現狀相比,揚子江船業超15億元的凈利表現已著實不易。
8月7日,中國最大民營造船企業之一的揚子江船業(控股)有限公司(揚子江船業)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發布2013年中期業績報告。根據中報,揚子江船業上半年實現凈利約15.2億元,同比下滑20%。對此,揚子江船業在中報中解釋稱,主要因一季度造船業務收入下降過多所至,但二季度業績已經出現明顯回升。
據業內人士評析,盡管揚子江船業上半年凈利有所下滑,但在整個造船行業低迷背景下,與大部分正虧損經營的造船企業相比,揚子江船業超15億元的凈利表現已著實不易。
揚子江船業董事長任元林8月12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受益于管理成本的控制、金融危機前高價船舶訂單的維系以及多元化業務的探索,公司的業績較行業現狀有較好表現。任元林還透露,未來除了發展造船主業外,海工業務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而航運租賃、非船制造、金融投資以及舊廠改造的房地產業務也將是企業利潤的重要貢獻部分。
對于日前出臺的國家船舶業新政,任元林表示,該新政對煎熬中的民營大型造船企業肯定是一個利好,但這一轉型升級政策還有待細則進一步出臺才能發揮作用。
二季度業績回升
根據中報披露,揚子江船業上半年實現營收約72.88億元,同比略降4%;凈利潤為約15.2億元,同比下滑20%。
綜合兩個季度的情況看,揚子江船業整個上半年營收略有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一季度造船業務收入下降過多。在一季報中,揚子江船業曾有披露:“由于船舶運營目前面臨的困境致使集團在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各終止了4艘和1艘造船訂單,從而影響原有交船計劃,2013年一季度交船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顯著下滑,共計交付9艘船舶。與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來源于造船相關業務的收入下降26%至24.72億元。”針對一季度凈利潤下滑,任元林在接受采訪時坦承,主要是由于外匯損失與稅率上升所致。
中報顯示,僅二季度,揚子江船業外匯相關損失為6660萬元,上年同期為獲利621萬元;而實際稅率為27%,承擔約2.995億元的所得稅費用,上一年度同期為19%。
不過揚子江船業的情況在二季度出現好轉。根據中報數據,揚子江船業二季度營收為44.2億元,同比增長12%,而造船業務的毛利水平保持在21%的高位。
揚子江船業在中報中表示,二季度,集團按期交付船舶共計11艘,盡管與去年同期交付15艘相比數量有所下滑,但造船相關業務收入仍同比增長12%至40.39億元,增幅主要源于本期建造和交付更多大型船舶所至。根據中報,揚子江船業二季度交付的11艘船舶中有7艘為大型船舶,其他造船相關業務如拆船業務,加工、設計以及船舶設備供應也貢獻收入3.89億元。
而此前被船東棄單的4艘2500TEU型船中已有3艘轉賣,另1艘由于尚未開建,故對業績不構成影響。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受一季度拖累,揚子江船業上半年凈利潤有所下滑,但這家民營造船巨頭超15億的凈利潤仍讓國內大部分虧損的同行羨慕不已,就連部分大型國營造船企業也只能望其項背。根據目前已披露的數據顯示,同為大型民營造船企業的熔盛重工,上半年或虧損超億元,而中船股份凈利潤則虧損6152萬元。從已公布的一季度財務數據來看,揚子江船業凈利潤為近7.2億元,相同情況下,廣船國際一季度實現凈利潤約5412萬元,中國船舶凈利潤約7074萬元。
中報顯示,截至6月30日,揚子江船業手持訂單價值為32.4億美元,共計71艘船舶,上半年共接獲訂單27艘,合同金額10.1億美元。此外,在手剩余船東選擇權待生效合約為47艘,價值25.4億美元,其中包括22艘價值15.6億美元的集裝箱船合約,以及25艘價值9.8億美元的多用途散貨船合約。
“目前船舶訂單價格的確處于較低的位置,大部分企業接單基本處于微利或者無利狀態”,任元林表示,“揚子江船業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業績,除了在管理成本上比整個行業低5%左右外,更重要的是采取一系列措施,使金融危機前簽訂的一批高價船舶訂單沒有被取消。另外,除造船外,其他適當的多元化業務也為集團創造了部分利潤”。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揚子江船業投資業務收益給凈利潤帶來了不小的支撐。根據中報數據,二季度揚子江船業僅投資理財業務方面,持有至到期金融資產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從去年同期的3.02億元增加至3.61億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揚子江船業的短期負債在上半年出現飆升,其中,有擔保的一年內到期借款為63.78億元,同比大增90%(2012年同期為33.61億元)。
對此,揚子江船業在中報中表示,這主要是由于集團在本期增加了美元和新加坡元借款,此類借款要求以人民幣受制現金存款作為擔保所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