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海運或與正和航運聯姻
2014-04-01 17:01:37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或解正和航運困局
據山東海投人士介紹,山東海工的企業模式是民企參股國企的混合所有制,但山東海運和山東海投雖然控制企業80%的股份,但僅僅是作為投資方,短期內不參與運營,山東海工的運營實際上由青島海運信威也就是正和航運進行。
作為最小的股東方,正和航運為何卻要擔負起整個企業運營的重任?其又為何會參股山東海工呢?
這或可從正和航運的經營現狀作一些猜測。據一位接近正和航運的人士表示,正和航運業績自2012年開始出現下滑,去年的情況“就很差了”。由于銀行收緊了對正和航運的貸款,導致其資金鏈非常緊張,嚴重影響了業務開展,預計今年的情況可能會更差。
另一位與正和航運有業務往來的人士表示:“正和航運的業務下降很快,特別是內貿集裝箱業務,其從2012年就已經開始將集裝箱和集裝箱船退租,目前內貿集裝箱船差不多都已經退租了。而其僅有的自有運力中,大多數船舶也已經租給他人,只有一小部分在做程租,而且之前已經出現拖欠船員工資的情況。”
正和航運控制的正和造船情況也不容樂觀。據正和造船內部人士表示, 企業2012年開始出現盈利下降,去年出現虧損。由于付款條件苛刻,企業需要墊付大量造船款,導致自身資金鏈極其緊張,這使得正和航運本已嚴峻的財務情況更加雪上加霜。而此前《航運交易公報》記者在正和造船也發現,其開工情況并不飽滿。
3月份,正和造船原總經理也是正和航運的創始人之一徐才中離職,轉投江蘇海通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江蘇海通海工)任總經理。業內有人猜測,徐才中的離職或許與正和造船的虧損有一定關系。但也有人猜測,徐才中轉投江蘇海通海工,或許與山東海工下一步的發展戰略有一定關系。
由上或許可以推測,參股山東海工后,正和航運雖不控股,但作為實際運營方,可以利用山東海工的國企背景進行融資,緩解企業目前資金鏈的緊張困局。此外,山東海工投入項目后,可以將制造中心放在正和造船,這樣正和造船開工不足的情況也可得以緩解,可謂“一箭雙雕”。
補充資料
正和系企業淵源
青島海運和青島地方港均系原山東省交通廳下屬從事港航業務的全民所有制企業。 2003年7月4日,山東省交通廳和山東省財政廳下發《關于劃轉山東省青島海運總公司等單位國有資產和財務關系的通知》,通知要求將原由山東省交通廳管理的山東省青島海運總公司(包括青島地方港)、青島大舜等5家單位整體下放青島市;“省屬港航企業下放后,撤銷山東航運集團有限公司”。
2008年,青島市國資委將青島海運和青島地方港的國有產權全部轉讓給正和投資,并分別更名為“青島海諾海運有限公司”和“青島地方港務有限公司”。
在成功兼并重組青島海運后,正和投資的實際控制人王淑萍在2008年11月以正和航務有限公司為基礎,將眾多的下屬企業進行整合,組建了正和航運企業集團。
目前,正和航運主要骨干企業有:青島海運信威、青島順和海運有限公司、洋浦正和航運有限公司、青島正和航務有限公司、正和造船。
